第76章 茶壶里的风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6章 茶壶里的风波

 

江湾战役取胜,崇祯心情大好,决定第二天开个正儿八经的朝会,大明各路大员每天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忙的够呛,也没有时间搞什么党争,大家己经很久没有在一起聚过了。

明天正好借着朝会的机会聚一聚。不过那都是明天的事情了。今天按时下个班,多关心一下家里的事情也很有必要。

在家里安安静静吃顿饭也算是身心的全面休息。

古人吃饭就是安安静静地,甚至孔子还把它上升到‘礼仪’的高度。实际上,‘食不语,寝不言’确蕴含着安全第一的大道理。

吃饭时说话或者嬉笑,容易呛着,一般情况就是弄得脸红脖子粗外加眼泪流,确实有悖于‘礼’的要求。严重的则会窒息而死亦或卡喉而亡。则人之一死,既不能尽孝于父母又不能尽忠于王事,最终还是于‘礼’有亏。

另一世的李锐,小时候吃饭因为与兄弟姐妹说话,被母亲骂‘热饭捂不住嘴’,至今记忆犹新。那时自然撅嘴以应,现在想来,其实也暗合于古代‘礼仪’的标准。

我想,孔子把‘食不语’上升到‘礼’的高度,是真正地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挽救了大量生命的,是名副其实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发挥着作用。这是有实际意义的礼。

但后世儒学者,不断在原有 ‘礼’的基础上叠床架屋,把西季之更替,甚至大自然的各种不可抗力都装在了‘礼’的大框子里。

因礼的泛滥,最终使得各种具体问题没办法被展开讨论,一盖以礼往上套,严重阻碍了炎夏社会经济科学领域的发展,这又是流毒万年遗害无穷。其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和破坏程度一如后世之‘正攵氵台正确’。

安安静静地吃了一顿家常便饭之后。

“姐夫,我这两个月来,读私塾也识得了不少文字,算术也能跟得上。只是……”小舅子郭金苗率先打破沉默。

“只是如何?”崇祯问。

“私塾里全是十岁上下的小屁孩,我都十七岁了,成天跟些小屁孩待在一起呜哩哇啦背东西,我这老脸都没地搁了!”郭金苗抱怨。

“所以,你想中途辍学?”

“有这个意思。”

“没问题, 你要是有你二姐的一半学问,我保举你做民申银行的大掌柜!”崇祯说

郭小玉投来了刀剑似的目光,崇祯赶紧用讨好的眼神加以安慰。民申银行大掌柜的位置快成了准皇后郭小玉的禁脔了,决不允许别人染指,就是这个从小跟自己抢剩饭的弟弟也不行。

“男子汉大丈夫,何处不能建功立业。我们镇上的董七斤就比我大两岁,人家己经做到副军团长了。我还在跟一群小屁孩读书识字!”郭金苗继续抱怨。

面对建立新大明过程中的各种机会,还摊上了身为大明天子的姐夫,贫农出身的郭金苗迷失了,不知道该走哪条路。

实际上,人生确有无限种可能,但结局一定只有一个。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地实现既要又要还要。

崇祯训斥道:“我告诉你,如果董七斤小时候有读书的机会,现在绝对不只是个副军团长。而从军打仗是个随时可能送命的事情,前段时间江湾之战,官兵就阵亡了八九百人,还不算受伤的。你是家里唯一的男丁,你自己想想清楚,为你们郭家也想想清楚。再说了,根据《大明征兵条例》,也不允许你上战场。”

一首没说话的老丈人郭阿牛,终于忍耐不住了,对着郭金苗劈头盖脸骂道:“不知好歹的东西,你身在福中不知福!你想要我们家断子绝孙吗?”

“哼!”小舅子郭金苗甩了一下椅子,转身离去。

或许是感受到了气氛的不对劲,敏感的小公主朱丽珍这时哇哇地大哭起来。

“都消停一下吧”

眼看一顿饭吃成了这个样子,崇祯的丈母娘及时说话。随后起身开始收拾餐桌去。

其实崇祯丈母娘只比崇祯大三五岁而己,但屁股决定脑袋,既然做了长辈,自然要担起处处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的大任。这种境界和自觉意识,断断不是己经三十六岁还自称女孩子的优质剩女所能理解的。

一夜无话。


    (http://wmfxsw.com/book/761898-7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