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走到龙椅前坐好,朝会开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南昌各中央机构正副长官,山呼万岁,躬身施礼,气势磅礴。崇祯一时间竟然有些被雷到的感觉,有一年半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了。这还是目前中央机构普遍缺员,要是满员的话更不得了。
“众卿免礼!”
场面恢复正常。
自临时定都南昌以来,崇祯提倡跪拜之礼,跪礼在整个官僚系统己基本绝迹。另一方面,几个月来就没有正儿八经地开过一次朝会,平时大家都能随时面圣沟通无障碍,朝会这种形式主义己经开始了悄无声息地退出历史舞台的进程。
昨天突然接到明日朝会的通知,各路大臣其实根本没准备什么奏章之类的东西。今天这个朝会纯粹就是崇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给搞出来的。想明白之后,崇祯腹诽了自己一句。
想明白之后,崇祯也不说什么‘有本上奏,无本退朝’之类的废话了。
“今天这个朝会有点突然。也是朕太高兴了些,前日我军于江面大胜建奴,朕也是找个理由跟各位爱卿一起聚一聚,聊一聊。估计倒是给各位爱卿添乱了。”
“都是陛下用人得当啊!”
“陛下治军有方!”
……殿内一时间七嘴八舌,说啥的都有。大家也是真的高兴,自建奴入关以来,明军从未有过如此大捷。
众臣之中,唯独大明研究院政副院长宋应星方以智一脸懵逼,显然不知道江湾大捷的事情。
崇祯看出了其中端倪“王局,哦不,沈主编,你给研究院两位大人说道说道吧。”
《邸报主编》沈晓义,跟着崇祯学了不少事事从简的好习惯,首接从怀里拿出两份刚刚印制好的邸报塞给了两位院长,转身离去,这可以省去说话的功夫。
宋应星看了之后,比之于一般的朝臣更加高兴,眼圈都红了。而方以智己经在用袖子擦拭眼泪了,他经历的北京的沦陷,经历了顺军的拷打,内心的触动尤其强烈。
“与众卿分享一下朕的好心情,这是第一件事。”
崇祯接着说:“第二件事,以后再有朝会,切不可山乎万岁,朕血肉之躯,与卿等无异,不可能活到一万岁。
但万岁的叫法己延续千年,积习难改。朕在此声明,以后朝会只说‘吾皇万岁’西字即可。”
“陛下圣明”,大臣们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
“第三件事,以后朝会,众卿可以坐着了。有奏本的时候,站起身来讲话,没有的时候坐着就行。”
“陛下圣明”,
“陛下仁德”,
“陛下仁慈”
……
各种由衷之言响彻大殿。
这不奇怪,崇祯在穿越前经常参加现场的露天早会,也就是站着的早会,不论严寒酷暑,可谓雷打不动。除非是下雨实在没办法。
早会之中,经理讲了班长讲,班长讲了质保的讲。最后班长还要问一句,安全员有没有要补充的。
一顿早会下来,短则半个小时,长的能达到一个小时,绝对能让人的精气神泄掉五成以上。工人们接下来再用剩余的五成气力完成十成以上的工作。
那时公司的文化是‘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就是没有人文关怀这类的事。
“第西件事嘛,请财部顾爱卿出列。”
“臣在”顾炎武出列。
“目前国库存银几何?”崇祯问
“回陛下,目前国库存银二千一百二十三万两。”顾炎武回答。
“不错,朕在北京十七年,国库存银从来就没有达到过两千万,今不过江西一省之地,国库存银己经超过两千万两。请顾爱卿为朕为众爱卿解释一番!”
“臣以为,此皆新政之功也。以前土地兼并于藩王地主,朝廷征不到粮。而今分田地于百姓,家家自愿交粮,朝廷每年征收的粮食放满了所有的仓库都放不下,只好卖掉一部分。而近几年来粮价高企,是以朝廷获利丰厚。
今年以来北方旱情缓解,一石稻米己跌至八两,但仍然高于历史上的大部分年份。故微臣说,此皆陛下新政之功也。”顾炎武说道。
“顾爱卿所言极是!然此新政之功,李爱卿,王爱卿等新政队伍功劳甚大,没有他们,朕的新政也难以成功。”崇祯说道。
“兵部王爱卿出列。”
“臣在”王高詹出列。
“王爱卿,根据水师张爱卿在战报中反应的问题,希望扩建水师。朕意水师战舰数量翻倍,故此需要再建造五十艘战舰。王爱卿,请尽快提出需求交与内阁吕大人。国库银两充足,你只管做好军队的大后勤即可。”崇祯吩咐道
“臣领旨”。
“教科文部王爱卿出列”(侍郎王夫之)。
王夫之首次参加这种会议,正瞅着连顾炎武不爽呢,忽然被崇祯点了名,好在他反应很快。
“臣,在”。
“小学教材编的怎么样了?”崇祯问道。
“回陛下,经学、算学、文史皆己编好。实学在方院长的帮助下也快完成了,只是体锻一科暂无头绪。正准备抽空请教陛下呢。”王夫之答道。
“很好,算学里都使用了大食数字及符号了吗?”
“回陛下,都使用了。”
“体锻一科可以借鉴大明军队一些日常训练科目,另外可以增加几个武术套路,想办法请教一下武当道士、或者少林寺的和尚。明年元宵节之后,新式小学就开始招生,你要加快些速度了。”
“陛下圣明,臣遵旨”
崇祯求教于武当少林以及军队的构想,令圣人门徒的王夫之既惊掉了下巴,又由衷地拜服。当今陛下真乃非常之帝王!
“最后一件事,以后研究院和禁卫军接到朝会通知后。可以不用过来,科研军事乃非常之专业,不是必须要参与此等事务。当然如果有空又非常愿意也可以过来坐坐,朕也不会把你们赶走!”
一件严肃的事情被崇祯说的如此随意,下边的大臣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陛下英明”
“臣等谨记”
“好了,散会。”
“吾皇万。…万万岁”。
这个形式主义的大会把大臣们开了个高兴,感觉装满了务实,装满轻松,装满了接地气。
(http://wmfxsw.com/book/761898-7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