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八日夜,西北风起,雨势渐减。
刘良佐两战两败,折损士卒余,好在红衣大炮己经到了,前两天失去的场子定可以找回来。而且刘良佐终于决定:再攻城时,将在适当时候派遣满清精锐,加入厮杀。
辰时三刻,刘良佐大军再次合围安庆。大军于虎蹲炮射程之外停了下来。然后二话不说,便令炮兵用红衣大炮轰击城墙。
从蒙元帝国征服欧亚大陆开始,世界历史逐渐进入了热武器时代。与此同时,西方诸国筑城技术随之进步。
比如在城墙拐角之处用圆形构造代替棱角构造,部分敌楼建有石制拱形屋顶等等,通过响应的实物措施来化解实心弹的攻击力。
反观天朝,除在东北关宁蓟防御系统做了适当的改进之外,内地城池的样式两千年来几乎没有明显的变化。
这些夯土包砖结构在冷兵器时代用来阻挡蛮族入侵可以说游刃有余。但进入明清战争后,建奴逐渐掌握大炮铸造技术,这些祖宗留下来的坚固城池,就逐渐变成了鸡肋。
以足够数量的红衣大炮连续集中轰击城墙的特定部位,基本上都能将城墙轰塌,从而使攻城变得更加容易,守城方的优势则被大大削弱。
此时刘肇基坚守的安庆就是这样一座传统型城池,他自知安庆城墙久轰之下必然坍塌。为了对付刘良佐的红夷大炮,刘肇基将全部十九门红衣大炮分成三组,集中朝建奴的红夷大炮轰击。
刘肇基希望能打掉建奴的红夷大炮,削弱建奴的火力优势,哪怕只是打掉一部分也成。
但希望是一回事,具体效果却是另一回事。红夷大炮虽有准星照门可供瞄准,但也只是个大概水平。对小于一定尺度的目标就如同用步枪射击蚊子一样,只能说概率略大于零。
建奴大炮轰击的城墙则是个大目标,偏差一丈之内都算精确命中,明军要攻击的则是一个小得多的目标,只要偏离一毫米,轰击的目标依然还只是个目标。
几轮轰击之后,造成建奴方面数十人的伤亡,但作为目标的红夷大炮则安然无恙。
连番发射之后,炮管需要冷却,城头的反击安静了下来,建奴一方炮火也相继停息。
刘肇基当机立断,命令士卒不再以建奴的大炮为轰击目标,哪里人多就轰击哪里,争取造成最大的杀伤效果。
刘良佐则颇感棘手,他没想到刘肇基的大炮数量竟然与己方不相上下。他早上出征前还信心满满。十九们大炮轰击一轮就是数十人的伤亡,刘良佐传令全军朝散开后退,炮兵则继续留在原地继续轰城。
伪军退开,刘肇基无奈,只好传令炮兵暂停发炮。全军眼睁睁地看着建奴的实心弹砸在城墙上,冒起尘土,却无可奈何。
此时,在安庆对面长江南岸的一处高一些的土丘上,曹富贵端着望远镜,看江对岸发生的战事。他感觉只有炮轰而没有厮杀的战争竟然如此的无聊。
曹富贵趁夜带了一万士卒离开池州沿江西进,任务是待安庆战况进入最激烈时加入战局。显然此刻的安庆之战绝对与激烈无关。他的麾下大部分都在船上睡着或者躺着。
炮轰发生在安庆北城墙,望远镜的视角也不会拐弯,但可以看见西城外建奴士兵列阵以待,与安庆城之间隔着几处不规则的水塘。
北面继续传来的单调的炮击声,看不见城头旗帜在变换,听不到喊杀之声也听不到火枪突突之声。所以现在北城的战况基本能够推断出来。
刘肇基昨天送急报于池州守将也是自己的麾下曹富贵,令其率一万兵力偃旗息鼓连夜赶到安庆一带的长江南岸,待两军激战之时从安庆城南码头登陆,之后兵分两路分别攻击西门及东门外之少量建奴军。
刘肇基的意图是意外攻击建奴侧翼,从而将其主攻部队带崩,然后刘肇基亲率大军从北门杀出。
在建奴二十三门红衣大炮断断续续地轰了两个时辰之后,安庆北城墙的一段轰然倒塌,刘良佐还不放心,下令进行了最后一轮轰击。大明先前建造的安庆城墙豆腐渣工程终于显现出了真面貌。
“传令全军,向城墙推进!”刘良佐下令道。
城墙倒塌的那一区域,明军快速地用装满沙土的麻袋建立起临时防御。刘肇基令红夷大炮轰击前进中的盾车,这个目标虽然比城墙小,但比起大炮己经足够大。
一声巨响之后,一架盾车被击中,木屑崩飞,藏在盾车后的建奴士兵被杀伤数十人。轰击城墙的脱靶率接近于零,而只要角度合适,轰击盾车命准率也非常可以,但脱靶率也不低。
明军炮击之后,有几架盾车被毁。失去盾车保护的建奴士卒分散开来,开始向城墙方向快速推进。
也有几架盾车没有被摧毁,士卒继续藏在盾车后面,希望在进入明军火枪兵弓弩兵的射程后能提供保护。
明军红夷大炮再射出一波实心弹,又摧毁了一部分盾车。这时建奴大军的前锋己进入到虎蹲炮的射程之内。
为对冲明军虎蹲炮的轰击,刘良佐令士兵在冲锋的过程中保持一个松散的阵型。
刘良佐冲锋阵型升级,虎蹲炮杀伤力下降明显。今天也没有下雨,关键时刻还得靠手雷。
更多的伪军进入到虎蹲炮的射程之内,所有的虎蹲炮火力全开,这是明军胜过建奴的一个地方,必须全力发挥。敌阵虽有些稀疏,在火炮全开之下,仍能造成显著的伤亡。
闯过了密集的铅弹雨之后,建奴大军前锋终于进入到距离城墙五十步冲锋起跑线之内。一时之间喊杀声与建奴士兵混在一起排山倒海向安庆城墙涌去。
城头上箭矢如雨,燧发枪火绳枪齐发。五十步的距离,跑快一些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但这一段距离也是距离地狱非常近的一段路,枪林弹雨,矢石如飞蝗,建奴大军成片成片地倒下。
在留下一地尸体之后,建奴士兵终于还是冲到了城墙脚下,特别是倒塌的那一段城墙。这是真正的地狱,城头上扔下的手雷呼啸着落在人群之中,现场惨叫之声不绝于耳。血肉横飞算是平实的描述。
刘良佐及时出动五千建奴精锐,这部分步兵一路突击己经快要到达城墙倒塌的地方了。
实际上,如果刘良佐昨日雨天作战中能够出动这部分精锐的话,虽然不一定拿不下城墙控制权,但必然在城头对明军造成大量杀伤。但在今天,则未必。
有几个身手敏捷的建奴士兵,几番左冲右突之后,出现在城头之上,还砍杀了几个明军士兵,当然很快也被明军乱刀砍死。
曹富贵听见江北喊杀声起。知道激战己经开始,但决定再等一会,先让建奴多死一些人再说。
一刻钟后,曹富贵一拍脑门,艹,一万大军过江也需要时间啊,还要分别击溃东门西门建奴兵,也需要时间,那时老大会不会己经坚持不住?
我擦,差点耽误了大事。
“快,快,快给我过江,快!”曹富贵赶紧下令。
一万士卒手忙脚乱地划着桨,飞快地向安庆城南的码头方向驶去。两队士兵登陆之后,分为两股,分别向安庆东城和西城方向一路小跑而去。
南城墙的明军第一时间发现了援军的到来,也快速地向两个方向传递着这个消息。
建奴东西两个方向的攻击只是为了牵制明军,防止明军从两侧出击包抄北城外的主力。所以枪声稀稀落落,在牵制与攻击之间保持着适当的分寸,彼此间伤亡也寥寥。
“明狗援军到了!明狗援军到了!”
突然出现在两侧的明军让这两路军队陷入了慌乱之中,来不及重新调整阵型组织抵抗。而城头明军还在对着自己输出火力,很难快速调整阵型。
建奴东西两翼军队未经血战而瞬间发生溃败,这就是兵法所说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何况是面对刘良佐的孬兵。溃败之兵有腿有脚,战不能胜,自然快跑。
而溃败的方向正是是己方主力部队攻城的方向。主力部队突然被侧翼溃兵冲击,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但很快即被人群裹挟着一起动了起来。
刘肇基见状,当即下令:“全军出击,杀光建奴!”
城头上明军从倒塌城墙的缺口处,从开启的城门处,数万明军跨过建奴的尸山血海,向溃败的建奴大军掩杀过去。
……
明军将士追奔逐北,砍瓜切菜,追杀建奴败兵五里之后乃还。刘良佐在亲兵的保护之下,放弃大营纵马奔逃,向西北方向狂奔二十余里之后才停了下来。
此战:明军缴获刘良佐全部二十三门红夷大炮,武器粮草无数。毙敌万余,俘敌三千。满洲精锐阵亡千余,其余逃脱。
由于西北风的原因,刘肇基不愿在城外焚尸,那样的话烧烤味将飘遍全城。于是再次组织百姓将建奴兵尸体尽数投入长江。
(http://wmfxsw.com/book/761898-8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