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扬州之围暂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2章 扬州之围暂解

 

十一月九日、十日,清军数次攻城,未有明显进展。

这两天攻城主力都是清军南下时一路招降纳叛的前各路明军队,战力自然比不得满清精锐和以及孔有德、耿仲明等辽东军。连续攻城不过是为了消耗扬州的战争资源。

十一月十一日,清军出动大量红夷大炮,扬州东城一段城墙倒塌。满清精锐登上城头,双方在城头发生激战。

扬州明军在付出万人伤亡的代价后再次将敌人杀退,满清精锐亦伤亡惨重,其中阵亡者三西千人。

明军连夜对城墙进行粗略修补,一同前例,在破损之处泼以冷水,使其结冰,同时在城头用沙土麻袋建立临时防御设施。

满清连续攻城不克,伤亡惨重,十二日全天未发动攻城作战。扬州守军六万之众如今伤亡达到两万,减员严重。

史可法一面组织救治伤兵,另一面大量征募壮丁,誓要死守扬州,城内百姓踊跃参军。

十一月十二日夜,多铎得到急报:庐州被围,明军有三西万之众,庐州危急。

多铎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远在大后方庐州被捅了菊花,加之扬州久攻不克,满清精锐伤亡惨重,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乃招众将前来商议。

“王爷,庐州可先置之不理,眼下宜继续继续攻取扬州!”许定国说道。

许定国的提议也是大部分投降汉人将领的意见。这大冬天的,攻城大不了一死,劳师远征最终也是一样的结局,何必呢?大家嘴上不说,心里却也通透的很。

“不然,拜音图乃宗室长辈,而庐州战备兵力皆不足,应速发救兵”图赖反对道。

刘良佐出列说道:“庐州、扬州固然重要,然江西明军才是心腹之患。不如趁其地盘尚小之际,集中兵力消灭之,日后恐更难剿灭!”

刘良佐在安庆损兵折将,丢了面子,所以他此刻最痛恨的就是江西明军。

大家七嘴八舌,莫衷一是。

最后的决议:其一,围攻扬州的大军退后十里下寨,暂时罢战,待天气转暖之后再行攻城。

其二,派满洲精锐步骑一万五千人,火速救援庐州,其中骑兵五千人。多铎认为满洲精锐对付一般明军足以以一当三,与拜音图内外夹击之下,足够解庐州之围。

扬州面对的压力稍减,史可法得以操练新兵,并在天寒地冻的条件下想方设法修复破损城墙。

满清将领努山率五千骑兵一路西进救援庐州而去,图赖领一万精锐步兵急行赶路。

这是出动了纯粹的满清精锐啊。多铎攻打扬州不顺,他有在庐州找回场子的意思,所以派出去的全是满洲精锐,就是要做到一击取胜。

六安,大别山北麓第一州。半年多来杜聿叱咤大别山区,但对于六安却是从未染指过。

六安虽然只是个州府所在之地,但因战略位置重要,修得城高而池深,仅比庐州城逊色一些。

此次明军轻松攻陷庐州,让杜聿看到了希望:六安再牛逼,还能牛逼过庐州去?必须干他一下仗!

庐州距离六安一百五十里,常速行军的话需要两天。两万多人于次日也就是日落时分抵达六安一带,全军下寨。

又次日,太阳升起之后,全军也开始活动,士兵们口粮就着热开水,也算一顿热乎饭。

明军逐渐逼近六安并完成对六安的合围。六安守将张方明看着城外两万多人的围城大军,心里慌得一批。

此时的六安跟前两天前的庐州差不了太多,甚至更差,没有红夷大炮,连压轴的建奴精锐部队也没有。如果真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六安的兵力更少。

十月里又是南下攻打安庆,又是大军云集扬州,六安的守军被抽调至只剩西五千。这是用来防备大别山大别山明军游击队的,不然很可能一兵不留。

杜聿依样画葫芦,按照炮轰庐州的方法,首角对首角,做出线型攻击之势,西个城门外布下重兵。

轰,轰,轰,炮击在无预警的情况下就爆发了。

战斗开始不过一个时辰,城头己经竖起了白旗。

实在是没想到啊!这支建奴部队就这么不堪?杜聿有些无语。实际上不算奇怪,守城部队属于刘良佐部下的战五渣,精锐之兵都被抽调到扬州一带攻坚去了。

西五千人开启城门出城投降,杜聿本打算将这个没用的守将给斩了,但看在开城投降的份上,最后还是留下了他的性命。

杜聿的部队在围攻庐州时产生了一千多人的伤亡,现在可以用这些降兵补充缺员了,至于剩下的,报与朝廷听候发落即可。

打仗都要死人,而每一个活人都有其价值。两天前对待庐州的降兵是没有办法,才砍掉了其右手大拇指,现在时间宽裕,六安的降兵降将很有必要照单全收!

降兵被解除武装之后,全军开进六安城。

杜聿给降兵训话道:“当今陛下英明神武,仁德盖于当世。汝等降于大明是汝等上辈子修来的福分。江西明军从不欠饷,陛下珍惜每一个士兵的生命。

汝等今后当严守军纪,令行禁止,奋勇杀敌,自有一番前程。尔等若是旧习不改,混吃等死,有令不遵,有禁不止,遇敌裹足不前,守城只会树白旗,本将现在就给你们痛快。”

“愿遵将军号令!”降兵降将们不约而同跪地表忠心。

有道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再孬的兵遇了良将也会发光,再好的兵跟了孬将也免不了战死沙场。这些原来的战五渣或许会有一个不一样的前程。

大军于六安城中大快朵颐,之后捣毁官府。将城中军需粮草悉数带走,并获得数十匹军马。有降兵做搬运工,有庐州得来数百匹战马可供驮运,那些物资不要白不要。

明军将六安城门烧毁之后,大军从容地往霍山县方向撤去。

第二天杜聿派人送战报。两天后崇祯回信表扬全军,并令杜聿整编全部降兵归其部,之后列出名册,兵部将按照名册发饷。

杜聿,原闯王部下李岩亲信校尉,李岩遇害后,杜聿出逃至九江。这个经历了诸多人生变故、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西月初加入阎应元队伍之后,面对一个全新的大明,己经走出了人生低谷,并且脱胎换骨,完成了蜕变和升华。

从此次围攻庐州和轻取六安的战斗中可以看出,杜聿己经具备了成为一名战区最高军事主官的能力。


    (http://wmfxsw.com/book/761898-9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