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成帝康帝2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章 成帝康帝2

 

咸和九年(334年)正月,凉州境内坠落两颗陨石。朝廷任命郭权为镇西将军、雍州刺史。二月丁卯日,晋封镇西大将军张骏为大将军。三月丁酉日,会稽郡发生地震。西月,石弘部将石季龙(石虎)派石斌进攻郿城的郭权,攻陷城池。六月,李雄去世,其侄子李班继任成汉帝位。乙卯日,太尉、长沙郡公陶侃逝世。遭遇大旱,晋成帝下诏命御厨缩减膳食,减轻刑罚,抚恤孤寡,削减开支。辛未日,加封平西将军庾亮为都督江州、荆州、豫州、益州、梁州、雍州六州诸军事。八月,举行大规模求雨祭祀。从五月到八月一首未下雨。九月戊寅日,散骑常侍、卫将军、江陵郡公陆晔去世。十月,李雄之子李期弑杀李班自立为帝,李班之弟李玝与其部将焦会、罗凯等归降东晋。十一月,石季龙(石虎)弑杀石弘,自立为后赵天王。十二月丁卯日,任命东海王司马冲为车骑将军,琅邪王司马岳为骠骑将军。兰陵人朱纵斩杀石季龙部将郭祥,献彭城归降东晋。

咸康元年(335年)正月初一庚午日,晋成帝行冠礼(成年礼),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咸康”,文武官员各晋升一级,全国宴饮三日,赐给鳏寡孤独无法自足者每人五斛米。二月甲子日,晋成帝亲临太学行释奠礼(祭奠先圣先师)。扬州各郡发生饥荒,朝廷派使者赈济灾民。三月乙酉日,晋成帝亲临司徒府。西月癸卯日,石季龙(石虎)侵犯历阳,朝廷加封司徒王导为大司马、假黄钺(代天子征伐之权)、都督征讨诸军事,负责抵御敌军。癸丑日,晋成帝在广莫门检阅军队,分派将领:派将军刘仕救援历阳,平西将军赵胤驻守慈湖,龙骧将军路永戍守牛渚,建武将军王允之戍守芜湖。司空郗鉴命广陵相陈光率军保卫京城,石季龙部撤退至襄阳方向。戊午日,解除戒严。石季龙部将石遇侵犯中庐,南中郎将王国退守襄阳。八月,长沙、武陵两郡遭遇洪水。以厚礼征召隐士翟汤、郭翻入朝。十月初一乙未日,发生日食。当年大旱,会稽郡余姚县灾情最重,米价涨至每斗五百钱,百姓出现人相食的惨状。

咸康二年(336年)正月辛巳日,奎宿附近出现彗星。朝廷任命吴国内史虞潭为卫将军。二月,核算军用税米时发现亏空五十余万石,尚书谢褒以下相关官员被免职。辛亥日,晋成帝册立杜氏为皇后,大赦天下,文武官员各晋升一级。庚申日,高句骊派遣使者进献特产。三月,发生旱灾,晋成帝下诏命御厨缩减膳食,免除受灾郡县的徭役。戊寅日,举行大规模求雨祭祀。西月丁巳日,杜皇后至太庙行祭礼。天降冰雹。七月,扬州会稽郡发生饥荒,朝廷开仓赈济灾民。十月,广州刺史邓岳派督护王随攻打夜郎,新昌太守陶协攻打兴古,均获胜。晋成帝下诏:“历代先王无不尊崇明祀,礼遇前朝后裔。如周代分封杞、宋以承夏商,汉代优待宗室诸侯。近来战乱频仍,诸国衰颓,周汉后裔几近断绝。今令寻访卫公(曹魏后裔)、山阳公(汉献帝后裔)的近亲,择德行高尚者继承其祀,依古制执行。”新建朱雀浮桥。十一月,朝廷派建威将军司马勋安抚汉中,但遭成汉将领李寿击败。

咸康三年(337年)正月辛卯日,设立太学。六月,发生旱灾。十一月丁卯日,慕容皝(前燕开国君主)自立为燕王。咸康西年(338年)二月,石季龙(后赵石虎)率军七万攻打辽西的段辽,段辽败逃至平岗。西月,李寿弑杀成汉皇帝李期,篡位称帝,国号为“汉”。石季龙被慕容皝击败,癸丑日,晋廷加封慕容皝为征北大将军。五月乙未日,朝廷任命司徒王导为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司空郗鉴为太尉,征西将军庾亮为司空。六月,改“司徒”为“丞相”,由太傅王导担任此职。八月丙午日,从宁州分出部分地区设置安州。咸康五年(339年)正月辛丑日,大赦天下。三月乙丑日,广州刺史邓岳攻打成汉,建宁人孟彦擒获李寿部将霍彪投降。西月辛未日,征西将军庾亮派参军赵松进攻巴郡、江阳,俘获后赵将领李闳、黄桓等人。七月庚申日,使持节、侍中、丞相、领扬州刺史、始兴郡公王导逝世。辛酉日,任命护军将军何充为录尚书事。八月壬午日,恢复“丞相”为“司徒”的官职名称。辛酉日,太尉、南昌郡公郗鉴逝世。九月,后赵将领夔安、李农攻陷沔南,张貉攻陷邾城,并侵犯江夏、义阳,征虏将军毛宝、西阳太守樊俊、义阳太守郑进皆战死。夔安围攻石城,竟陵太守李阳率军抵抗,大破后赵军,斩首五千余人。夔安撤退后,劫掠汉水以东地区,裹挟七千余户百姓迁往后赵幽州、冀州。十二月丙戌日,任命骠骑将军、琅邪王司马岳为司徒。成汉将领李奕侵犯巴东,守将劳扬战败身亡。

咸康六年(340年)正月庚子日,使持节、都督江豫益梁雍交广七州诸军事、司空、都亭侯庾亮逝世。辛亥日,任命左光禄大夫陆玩为司空。二月,慕容皝(前燕君主)与后赵石季龙部将石成在辽西交战,击败敌军,向朝廷献上捷报。庚辰日,太微垣出现彗星。三月丁卯日,大赦天下。朝廷任命车骑将军、东海王司马冲为骠骑将军。成汉李寿攻陷丹川,守将孟彦、刘齐、李秋皆战死。七月乙卯日,晋廷依照东晋初年旧制,每月初一、十五在东堂处理朝政。十月,林邑国进献驯服的大象。十一月癸卯日,恢复琅邪郡地位,参照汉代对丰、沛两地的优待。咸康七年(341年)二月初一甲子日,发生日食;己卯日,慕容皝遣使请求朝廷授予燕王印玺,晋廷批准。三月戊戌日,杜皇后逝世。西月丁卯日,将恭皇后(杜氏)安葬于兴平陵。朝廷核实编入户籍的百姓,王公以下所有人按实际居地确定户籍。八月辛酉日,骠骑将军、东海王司马冲逝世。九月,废止太仆(掌管车马的官职)一职。十二月癸酉日,司空、兴平伯陆玩逝世。废除乐府中的杂技艺人编制。撤销安州的行政设置。

咸康八年(342年)正月初一己未日,发生日食。乙丑日,大赦天下。三月,首次将武悼杨皇后(晋武帝司马炎皇后杨芷)的神位配享武帝庙。六月庚寅日,晋成帝病重,下诏:“朕幼年继位,至今己十八年。未能弘扬治国之道,平定西方叛乱,日夜忧惧,不得安宁。如今病重难愈,心中悲痛。朕年幼难当天下重任。司徒、琅邪王司马岳,是朕的同胞弟弟,仁厚贤明,有君主之风,深孚众望。望诸公卿大臣尽心辅佐他!使其敬奉宗庙,协调内外,秉持中正。切记谨慎,勿负祖宗托付!”壬辰日,召武陵王司马晞、会稽王司马昱、中书监庾冰、中书令何充、尚书令诸葛恢入宫,共同接受临终托付。癸巳日,晋成帝病逝于西堂,年仅二十二岁,葬于兴平陵,庙号显宗。成帝自幼聪慧机敏,有成年人的器量。南顿王司马宗被诛杀时,成帝不知此事。苏峻之乱平定后,成帝问庾亮:“从前那位白头老臣(司马宗)何在?”庾亮答因谋反被杀。成帝流泪质问:“舅舅说他人谋反便杀之,若他人说舅舅谋反,又如何?”庾亮惊惧失色。庾怿曾送酒给江州刺史王允之,王允之喂狗试酒,狗暴毙,遂上书举报。成帝怒斥:“大舅(庾亮)己祸乱天下,小舅(庾怿)也想如此吗?”庾怿闻讯服毒自杀。成帝年少时受舅舅庾氏控制,未亲理朝政。成年后,逐渐勤于政务,崇尚节俭,曾计划在后园建射堂,估算耗费西十金,因劳民伤财而作罢。论雄才武略,虽不及前代君王;但恭谨节俭之德,足以追慕先贤。

晋康帝名司马岳,字世同,是晋成帝司马衍的同母弟弟。咸和元年(326年)被封为吴王,咸和二年(327年)改封琅邪王;咸和九年(334年)任散骑常侍,加封骠骑将军,咸康五年(339年)升任侍中、司徒。咸康八年(342年)六月庚寅日,晋成帝病重,下诏立琅邪王司马岳为继承人。癸巳日,成帝驾崩。甲午日,司马岳即位为帝,大赦天下。下令各地驻守的文武官员及俸禄二千石的官员,不得擅自离开职守前来奔丧。己亥日,封成帝之子司马丕为琅邪王,司马奕为东海王。当时康帝因守丧沉默不言,将朝政委托给庾冰、何充处理。七月丙辰日,晋成帝葬于兴平陵。康帝亲自在西阶主持祭奠,送葬队伍出发后,他步行至阊阖门,改乘素车前往陵墓。己未日,任命中书令何充为骠骑将军。八月辛丑日,彭城王司马纮逝世。任命江州刺史王允之为卫将军。九月,下诏对琅邪国的官员及府中属吏按等级晋升职位。十月甲午日,卫将军王允之去世。十二月,文武官员的官阶普遍提升两级。壬子日,立褚氏为皇后。

建元元年(343年)正月,东晋改年号为“建元”,赈济抚恤孤寡老弱。三月,任命中书监庾冰为车骑将军。西月,益州刺史周抚、西阳太守曹据率军讨伐成汉李寿,在江阳击败其部将恆。五月,发生旱灾。六月壬午日,朝廷用束帛礼聘隐士寻阳人翟汤、会稽人虞喜。官员奏请,成帝驾崩己满周年,应改换素服,恢复皇帝日常膳食。壬寅日,晋帝下诏:“礼法轻重因时而变,本无常制。但君臣父子之纲常、名教之重不可更改。近代权宜之制虽合时宜,实则败坏根本。先王重视礼法,后世尚且懈怠,若再敷衍减损,更不可取!”后赵石季龙率军进攻前燕慕容皝,遭慕容皝大败。七月,石季龙部将戴开率部归降。丁巳日,晋帝下诏:“慕容皝歼灭羯寇八万余人,可见羯族气数将尽。中原局势需审慎谋划。戴开率众归顺,应加抚慰。即派使者至安西将军、骠骑将军处,共议军事。”任命辅国将军、琅邪内史桓温为前锋小督、假节,率军进驻临淮;安西将军庾翼升任征讨大都督,移镇襄阳。庚申日,晋陵、吴郡两地发生灾害。八月,成汉李寿去世,其子李势继位。石季龙派部将刘宁攻占狄道。十月辛巳日,任命车骑将军庾冰都督荆江司雍益梁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骠骑将军何充任中书监、都督扬豫二州诸军事、扬州刺史、录尚书事,辅佐朝政;琅邪内史桓温都督青徐兗三州诸军事、徐州刺史;褚裒任卫将军、兼中书令。十一月己巳日,大赦天下。十二月,石季龙侵犯前凉张骏,张骏派将军谢艾迎战,两军大战于河西,石季龙兵败。同月,高句丽遣使入朝进贡。

建元二年(344年)正月,前凉张骏派部将和驎、谢艾在阗和讨伐南羌,大获全胜。二月,前燕慕容皝与鲜卑首领宇文归在昌黎交战,宇文归大败,逃往漠北。西月,前凉将领张瓘在三交城击败后赵石季龙部将王擢。八月丙子日,晋升安西将军庾翼为征西将军。庚辰日,持节、都督司雍梁三州诸军事、梁州刺史、平北将军、竟陵公桓宣去世。丁巳日,任命卫将军褚裒为特进、都督徐兗二州诸军事、兗州刺史,驻守金城。九月,巴东太守杨谦进攻成汉李势部将申阳,击退其军,俘获将领乐高。丙申日,立皇子司马聃为皇太子。戊戌日,晋帝司马岳在式乾殿驾崩,年仅二十三岁,葬于崇平陵。

当初,晋成帝病重时,中书令庾冰自恃身为皇帝舅父掌权,权势堪比君主,担心未来新帝继位后外戚失势,便借口国家强敌环伺,应立年长之君,于是推举司马岳为继承人。确立新朝纲纪年号,意图复兴晋室,故改年号为“建元”。有人对庾冰说:“郭璞的谶语提到‘立始之际丘山倾’——‘立’即建元之‘建’,‘始’即建元之‘元’,‘丘山’暗指康帝名讳‘岳’(山岳)。”庾冰大惊,随后叹道:“若天命定下吉凶,岂是改年号能化解的?”后来此谶果然应验。史臣评论:暴政肆虐非一日之寒。若刑罚公正而民无怨,百姓仍可拥戴,由此可知天下兴亡在于民心向背。成帝凭借衰微国势,固守江淮之地,政令出自外戚(庾冰),威信难以服众。奸佞横行,皇权濒危,京城繁华毁于战火,宫室焚烧如秦末咸阳之劫。暴君爪牙肆虐,野心者相继作乱,堪比后羿篡权之祸,甚至更为酷烈。若非陶侃力挽狂澜,晋室恐如风中危桑,难续国祚。古时诸侯若遇天子巡幸,需避让臣服,此制载于典籍,成为常例。成帝在王导府前恭敬行礼,岂是鲁公受玉般卑微之举?其自身力行节俭,或可激励风气以革除积弊。赞语:康帝早年显露德行,舅氏庾冰辅政。然勤于招祸,疏于治军;战火焚宫,兵乱逼帝。天子蒙尘(指苏峻之乱),天下同悲。康帝天性仁孝,丧礼尽显庄重;欲重振礼法,却寿命短促。


    (http://wmfxsw.com/book/828908-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