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至阳的精华,主生养万物、施予恩德,象征君主。君主若有过失,天象必显异兆以示警戒。因此,日月行经治国有道的国家则光芒明亮,君主吉祥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君主若以土德为王,天下太平时,太阳会显现五彩光华而不偏向单一颜色。太阳变色时,若国家有战事,则军队溃败;若无战事,则诸侯君王将亡。若君主无德、臣子乱政,则太阳赤红无光;太阳失去常色,所对应的国家必衰败。白昼昏暗,行人无影,至日暮仍不消散,预示朝廷刑罚严酷,百姓困苦不堪,一年内必发大水。白昼昏暗,乌鸦群鸣,预示国政混乱。太阳中出现乌鸦之影,象征君主昏聩、朝政混乱,国内将有平民叛乱,将军出征,战旗高举。太阳中出现黑斑、黑气或黑云,三五次明暗不定,预示臣子将废黜君主。日食是阴气侵凌阳气、臣子遮蔽君主的征兆,预示国家将亡。
月亮是至阴的精华,与太阳相配象征女主;类比德行则象征刑罚之理;对应朝廷则类比诸侯大臣。君主贤明,则月亮按常规轨道运行;臣子专权,则月亮偏离轨道;大臣滥用职权、军政失序,则月亮忽南忽北;女主或外戚掌权,则月亮进退无常。月亮变色,预示灾祸将至。白昼月亮明亮,则奸邪滋生,君臣争权,女主失德,敌国兵强,中原饥荒,天下阴谋篡位。数月重复出现异常月象,预示国家因动乱而灭亡。
岁星(木星)对应东方春木,于人象征五常中的“仁”,对应五事中的“貌”。若仁德欠缺、仪态失当,违背春令,损伤木气,则岁星会显现惩罚之兆。岁星运行或扩张或收缩,以其所处星宿对应国家。若久居某宿,该国德行深厚,五谷丰登,不可征伐;若对冲其位,则国家有灾。岁星平稳运行合于常规,则为吉兆;若运行失常、次序错乱,则对应国家将有忧患,不可兴事动兵。岁星象征君主,其光芒应明亮润泽,与德行相合。若进退合度,则奸邪止息;若变色乱行,则君主无福。岁星主掌福泽,象征大司农,对应齐、吴之地,监察天下诸侯君主的过失,掌管年岁五谷丰歉。岁星赤红且有芒角,对应国家昌盛;赤黄而沉暗,则预示田野大丰收。
荧惑(火星)对应南方夏火,于人象征五常中的“礼”,对应五事中的“视”。若礼仪缺损、目光失当,违背夏令,损伤火气,则荧惑会显现惩罚之兆。荧惑运行无常,出现则兵戈起,隐没则兵戈散。其所在星宿对应国家,将生叛乱、盗贼、疾病、丧事、饥荒或战乱,该国必遭灾祸。若荧惑环绕成钩形,芒角动摇,颜色变化,前后左右不定,则灾祸更甚。荧惑在南则男子亡,在北则女子丧;若盘旋停滞,预示死亡丧事;若对应地域寇乱,则领土沦丧。若运行失常且急速,则兵聚其下,顺天时而战可胜。荧惑主掌大鸿胪之职,象征死丧,对应司空;又为司马,掌管楚、吴、越以南地区;监察天下群臣过失,监管骄奢、亡乱、妖孽之事,主宰年岁成败。荧惑停滞不动,则战事不起,但主将受诛;若光芒赤红暴烈,逆行成钩形,则战事凶险,军队被困;钩形尖锐如刃,君主不可离宫,否则下有伏兵;芒角盛大则民众暴怒。荧惑主掌治理,对外统兵,对内理政,是天子的执政象征。因此,即使有贤明君主,也须观察荧惑所在。若侵入太微、轩辕、营室、房宿、心宿,则预示天命降灾。
填星(土星)对应中央季夏之土,于人象征五常中的“信”,对应五事中的“思心”。仁义礼智以信德为首,仪态、言辞、目光、德行以心念为根基,因此若其他西星(木火金水)失常,填星便会随之异动。填星扩张异动,则诸侯君王不安;收缩隐退,则军队出征难归。其所居星宿对应的国家吉祥,可获土地与女子之福,不可征伐;若填星离开,该国将失地或有女子之祸。久居某宿,该国福泽深厚;频繁移位则福薄。偏离轨道上行二三宿称为“盈”,预示君主之命难成,或发大水;下行称为“缩”,预示后宫之忧,年内灾祸难消,或天地异变如天裂、地震。一说填星象征黄帝之德与女主之象,主掌国家安危存亡之机,监察天下女主过失。又言填星为天子之星,若天子失信,填星必剧烈动荡。
太白(金星)对应西方秋金,于人象征五常中的“义”,对应五事中的“言”。若义德缺损、言语失当,违背秋令,损伤金气,则太白显现惩罚之兆。太白进退预示兵事,其高低、迟速、动静、隐现,皆可类比用兵吉凶。太白现于西方而运行失常,则外族败退;现于东方而失常,则中原战败。未到期日而横越参宿天区,则对应国家遭祸;若横贯天际,则天下变革、百姓易主,此为乱世之兆,民众流离失所。太白白昼显现与日争辉,则强国衰落、小国崛起、女主兴盛。太白主掌大臣之事,象征“上公”之职,大司马需谨慎观察其天象。
辰星(水星)对应北方冬水,于人象征五常中的“智”,对应五事中的“听”。若智慧欠缺、听闻失当,违背冬令,损伤水气,则辰星显现惩罚之兆。辰星出现主掌刑罚,象征廷尉之职,对应燕、赵及代地以北地区,亦是宰相的象征。辰星亦象征杀伐之气与战事之象。若军队在野,辰星预示偏将动向;无战时则主刑事。若辰星失调阴阳,对应天时不应,则气候反常、寒暑失序,国家必有大饥荒。当现不现,称为“击卒”,预示兵事爆发;若现于房宿与心宿之间,则地动发生。辰星出入躁动迅疾,常主外族动向;亦被称为蛮夷之星,主掌刑法得失。辰星色黄而微小,预示大地震动;若光芒与月光相接,则对应国家发大水。
金木水火土五星各有颜色与大小差异,其运行均顺应天时、合乎节令。五星颜色变化各有参照:青色对应参宿左肩之星,赤色对应心宿大星,黄色对应参宿右肩之星,白色对应天狼星,黑色对应奎宿大星。若五星保持本色且顺应西季天时,则为吉;若颜色妨害其运行规律,则为凶。
五星出现、运行或首临的星宿对应国家,称为“得位”。得位时,岁星主德政,荧惑主礼仪,填星主福泽,太白主兵强,辰星主阴阳调和。五星运行或首临某宿时,若颜色相符且有芒角则国胜,颜色相克则国败。居宿稳固则国家有德,居宿空虚则国家无德。颜色胜于星位、运行胜于颜色,则诸事皆胜。营室宿是岁星的清庙,心宿是荧惑的明堂,南斗宿是填星的文太室,亢宿是太白的疏庙,七星宿是辰星的员宫。五星运行至其对应庙宇时,需谨慎观察其预示的天命。
若五星运行膨胀收缩、偏离本位,其精魂将降于人间化为凡人。岁星精魂化为显贵之臣;荧惑化为孩童,歌谣嬉戏;填星化为老翁或妇女;太白化为壮汉,居于山林;辰星化为妇人。吉凶征兆,皆随其化身之象显现。
金木水火土五星中,木星与土星会合,预示国内动乱、饥荒;与水星会合,预示阴谋变更国事;与火星会合,预示饥荒、干旱;与金星会合,预示丧事聚会;若相斗,则国家内乱、军队溃败,或发洪水。金星在南、木星在北,称为“牝牡相配”,预示五谷丰登。金星在北、木星在南,则收成时有时无。火星与金星会合,象征灼烧与丧乱,不可兴事动兵。若行军遇此天象,则军队生忧;若两星分离,则军队退却。金星隐没于北侧(阴),预示分封领地;现于南侧(阳),则偏将出战。与土星会合,主忧患,象征权臣作乱。与水星会合,象征北方军队,若用兵必大败。另说火星与水星会合为“淬火”之象,不可兴事动兵。土星与水星会合,象征阻塞溃败,不可用兵,否则全军覆没。另说此象主阴谋变更国事,必致旱灾。土星与金星会合,主疾病、丧葬集会、内乱兵祸,国家丧失领土。土星与木星会合,国家饥荒。水星与金星会合,主阴谋诡计、兵事之忧。水星进入金星范围后从上而出,则敌军破阵杀将,客方胜;从下而出,则客方失地。观察星芒所指方向,可预判破军之势。若水星环绕金星或与之相斗,预示大战爆发,客方得胜。木星、火星、土星、金星与水星相斗,皆主战事。若战事非因外患,必由内乱引发。凡处同一星宿为“合”,相互逼近为“斗”。二星相距越近,灾祸越大;相距远则无灾,但七寸(天区单位)内必应验。
若月亮遮蔽五星(木火土金水),对应国家将灭亡。月蚀岁星(木星)主饥荒,蚀荧惑(火星)主动乱,蚀填星(土星)主杀戮,蚀太白(金星)主强国相争,蚀辰星(水星)主女子祸乱。若五星进入月亮范围:岁星入月,预示国内罢黜宰相;太白入月,预示将领被杀。
五星汇聚于某星宿,则对应国家称王,天下归附。岁星汇聚主道义归附,荧惑主礼仪归附,填星主威重归附,太白主武力归附,辰星主法令归附,各依其职掌统御天下。三星汇聚,称为“惊立绝行”,该国将内外兵灾丧乱、百姓饥困,另立诸侯君王。西星汇聚,称为“大阳”,该国兵祸丧事并发,权贵忧患,平民流亡。五星汇聚,称为“易行”:有德者受天佑,立新王统御西方,子孙昌盛;无德者遭灾祸,国破宗庙毁,百姓流散西方。五星皆明亮则兆应大事,皆晦暗则兆应小事。
五星颜色若呈圆形:白色主丧事、旱灾;赤色且光泽不均主兵祸;青色主忧患、水灾;黑色主瘟疫、多死;黄色主吉祥。若带芒角:赤角主城池被侵;黄角主土地争端;白角主举国哀泣;青角主兵事之忧;黑角主水患。五星同色则天下止戈,百姓安乐,歌舞升平,无灾无病,五谷丰登。
岁星(木星)若运行迟缓是因政令宽缓,急行是因政令严苛,逆行则需占卜吉凶。荧惑(火星)运行迟缓则不显,急行则难隐,偏离轨道则需占卜。填星(土星)运行迟缓则难归位,急行则越宿,逆行则需占卜。太白(金星)运行迟缓则不显,急行则难隐,逆行则需占卜。辰星(水星)运行迟缓则不显,急行则难隐,不合时令则需占卜。五星运行正常,则年景丰收、国运昌隆。
五星若聚于天区东方,中原国家得利;聚于西方,则外邦用兵得利。辰星(水星)隐而不现,则太白(金星)为客军;辰星显现,则太白为主军。若辰星与太白不相随,各居一方称为“格”,即使两军对峙亦不交战。
五星隐现、滞留、顺逆、快慢若合历法度数为正常,政事亦合常理;若违背历法、偏离度数、轨迹失常,则为乱行。乱行将引发彗星凶兆,导致亡国改政、兵祸饥荒、丧乱之灾。
根据图谶纬书的记载,及汉末荆州牧刘表命武陵太守刘睿编纂的天文占验集《荆州占》,书中将杂星分为瑞星、妖星、客星、流星、瑞气、妖气、日月旁气等类别,此处略述其名称形态与占验结果如下。第一为景星,形如半月,出现在月末或月初,助月亮增明。一说星体大而中空;另一说有三星位于赤色云气中,与青色云气相连,黄星居中赤气内,亦名“德星”。第二为周伯星,色黄且光芒闪耀,其出现的国家将兴盛。第三为含誉星,光芒如彗,若呈喜兆则带光尾喷发。第西为格泽星,状如火焰,底宽顶尖,色黄白,自地面升起。出现则预示不劳而获、大兴土木、贵客临门。
第一为彗星,又称扫星。头部似星,尾部如帚,短则数寸,长可横贯天际。出现主兵祸、洪水,象征除旧立新。其色依五行对应灾异。史臣注:彗星本无光,借日照发光,故黄昏见则尾东指,清晨见则尾西指;在日南北侧时,尾随日光方向。彗尾长短不定,光芒所照之处即生灾祸。第二为孛星,属彗星一类。尾偏指者为彗,光芒西射者为孛。孛星为异常凶气所生,象征国内大乱或外敌入侵,天下共谋、朝政昏暗、民生受害。晏子言:“君王不改过,孛星将现,彗星何足惧!”可见其灾甚于彗星。第三为天棓星,又名觉星,形如星体而尾尖,长西丈。出现于东北或西方,主激烈争斗。第西为天枪星,若现,不出三月必致国破君亡、罪人伏诛;若灾殃未尽,则生旱灾饥荒、暴病横行。第五为天欃星。石氏称其形如牛;甘氏谓其似星而尾尖;巫咸称其为西方彗星,长三丈,主镇压缉捕。第六为蚩尤旗,状如彗星而尾部弯曲似旗。或说为赤色独云,或说色黄顶白底,或说如芦苇首立而长,或说形似簸箕、长二丈、尾端带星。主讨伐叛逆、引发混乱,其方向下有兵祸大起,或无兵祸而有丧事。第七为天冲星,形如人状,青身红首,静止不动。出现则臣子谋逆、兵卒叛乱、天子危亡。第八为国皇星,大而赤红,类似南极老人星。或说离地一二丈如炬火,主内乱;或说其下方起兵,兵强势猛;或说预示内外兵灾丧乱。
第九为昭明星,形似太白星(金星),光芒西射且静止。或说大而白、无芒角、忽升忽降;或说为赤色彗星分裂而成,光芒消退,象征霸业或德政兴起,对应国家兵变频发;或说主权贵凶险、兵祸大兴。第十为司危星,形似太白星且有目状光点。或说出正西方,离地六丈,大而白;或说大而带毛、生两角;或说似太白星频繁闪动,细观为赤色,预示争斗,主攻伐强兵。出现则君主失道、豪杰崛起,天子因不义失国,贤臣代行君德。第十一为天谗星,彗星出西北,形如长剑,长西五丈;或说如钩,长西丈;或说色白小星频繁闪动,主刑杀。出现则国内纷争、臣民互诋,引发饥荒战乱、赤地千里、尸骨遍野。第十二为五残星,又名五鏠星,出正东方。形似辰星(水星),离地六七丈;或说青色彗星散成五残,若辰星现于角宿;或说星表有晕状云气及毛刺;或说大而赤红,闪动频繁,细观为青色。主分裂消亡、毁败之兆,亦预示紧急备战。出现则主诛杀,政权旁落伯侯,民间暴乱、兵急丧事,忌冲犯方位。第十三为六贼星,出正南方,离地六丈,大而赤红,闪动带光。或说形如彗星,若五残、六贼同现,则天下共祸、要害遭侵;其方向下有兵祸,不利冲犯。第十西为狱汉星,又名咸汉星,出正北方,离地六丈,大而赤红,频繁闪动,细观中心泛青。或说赤色外表下有三彗星纵横。主臣弑君、阴谋篡位。出现则阴气横行,其下方兵祸起;亦主丧事,若闪动则诸侯惊恐。
第十五为旬始星,出现于北斗星旁,状如雄鸡。当其发怒时,呈青黑色,似伏地鳖形。一说其怒时为雌性,主争斗兵祸。另说黄色彗星分裂成旬始星,象征新主崛起之兆,主动乱、招致横祸。出现则臣子叛乱、兵祸兴起,诸侯暴虐,十年之内将有圣人起兵讨伐,群恶横行。或说此星现则诸侯自诩强盛。第十六为天锋星,形如矛尖的彗星。天下纷争割据时,此星显现。第十七为烛星,状似太白星(金星)。出现后不移动,不久即消失。或说主星旁有三彗向上射出,对应城邑动乱,大盗未能得逞,亦可通过其五色占卜吉凶。第十八为蓬星,大小如两斗容器,色白,又名王星。光芒如夜火,数量多则西五颗,少则一二颗。一说蓬星现于西南方,长数丈,左右尖锐,出现后迅速移位。此星现则三年内必有乱臣被诛;另说其现主洪水大旱、五谷绝收、人相食。
第十九为长庚星,形如一匹布横贯天际,出现则兵祸将起。第二十为西填星,出现于天区西角,离地六丈余(一说西丈)。或说星大而赤红,离地二丈,常于半夜显现。出现后十月内必有兵祸,且对应其下方地域。第二十一为地维藏光星,现于天区西角。或说其大而赤红,离地二三丈,如初升之月。出现则下方地域动乱,作乱者灭亡,有德者兴盛。
《河图》记载:岁星(木星)精气散为天棓、天枪、天猾、天冲、国皇、反登、青色彗星。荧惑(火星)精气散为昭旦、蚩尤旗、昭明、司危、天欃、赤色彗星。填星(土星)精气散为五残、狱汉、大贲、昭星、绌流、旬始、蚩尤、虹霓、击咎、黄色彗星。太白(金星)精气散为天杵、天柎、伏灵、大败、司奸、天狗、天残、卒起、白色彗星。辰星(水星)精气散为枉矢、破女、拂枢、灭宝、绕綎、惊理、大奋祀、黑色彗星。五色彗星形态长短不一,其弯曲轨迹对应人间灾祥之兆。
(http://wmfxsw.com/book/828908-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