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乐上3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5章 乐上3

 

凯旋劳军歌·张华

玁狁悖逆天道,作乱侵扰京畿。战车震彻北疆,众将彰显皇威。将士同心戮力,感念大义忘私。蓄势如张强弩,赴战如扣弩机。杀声撼动山谷,剑光耀白日辉。挥戈勇克强敌,踏过横陈敌尸。凶酋尽皆伏诛,北疆永归清平。昔日出征盛夏,今归白雪纷飞。征夫确尝劳苦,千古诵唱《采薇》。功成举杯同庆,凯旋欢宴共醉。

中宫所歌·张华

先王统御宏业,德化广布八方。威仪诚信感召万邦,内宫教化尊崇严谨。娥皇女英垂范帝则,《大雅》颂扬三妃懿德。持守仁德宣扬教化,端居正位协理玄机。蕴藏光华秉性柔顺,遵循礼法恪守谦恭。《螽斯》喻示慈惠广施,《樛木》恩泽及于微末。美德如清风和穆,高义邈远难企及。遗泽辉映日月,百世永沐余晖。

宗亲宴聚歌·张华

宗族宴饮彰礼序,共享佳肴叙天伦。骨肉离散情不改,手足至亲非外人。宗族本枝共庆贺,《棠棣》古风颂先民。圣明皇后如天覆,仁德广被浩无垠。降恩尊崇诸亲眷,和睦姻族普施惠。盛宴尽兴畅欢愉,美酒珍馐俱齐备。和乐融融遍达,上下同沐欣悦。德教广布覆西海,敦厚和睦及万方。

公元273年,光禄大夫荀勖认为杜夔所定音律标准,与太乐署、总章署、鼓吹署的八音乐器存在偏差,于是依古制重造标准尺,制定新音律以调校声韵。此事详载于《律历志》。新律制成后,颁行太常寺,命太乐、总章、鼓吹、清商等乐署施行。荀勖遂主管乐事,奏请通晓音律的朝臣共理。命郭夏、宋识等人创作《正德》《大豫》二舞,其乐章亦由张华撰写。

正德舞歌·张华

煌煌上天,明察耀光华。天命轮转有序,五德更迭显彰。晋室承天受命,世代贤君相继。广济华夏疆域,化育万方黎民。圣德如日普照,辉光永无边际。芸芸众生,沐德永享安康。皇道清平,礼乐为其纲常。钟磬悬列,万舞呈于庙堂。舞容彰示吉庆,谐律应和声韵。超越《大武》《大濩》,承继《六英》遗风。进退揖让齐整,教化渐入无形。太和之气遍达,通贯天地幽冥。

大豫舞歌·张华

天命所归,符瑞应运集。赫赫大晋朝,三圣光辉相继。承明德继盛世,圣光抚照九州。吾皇应时即位,执掌天机璇玑。众生归附天命,广有诸邦万民。谨守五常教化,德政远播西方。万国共遵法度,普天和睦安宁。乃创《大豫》之舞,颂扬圣德功业。醇厚教化祥和,王道昌隆协洽。仁德泽被草木,恩惠及于微虫。亿万边民,欣然仰沐皇风。显扬宏图伟业,永世尊崇无疆。

荀勖又造十二支新律笛,用以校订音律,匡正雅乐,于朝会殿庭演奏,自称宫商音律和谐,然时人仍疑其未彻悟音理。其时阮咸精妙通晓八音,世人誉其悟性如神。阮咸曾暗讥荀勖新律音调过高,认为高亢近于哀声,不合中正平和。每逢朝会奏乐,荀勖觉阮咸指其音律失调,视作异见,遂外调阮咸为始平相。后有农夫耕田得周朝玉尺,荀勖以其校核所制钟鼓金石丝竹,发现皆短一粒米长度,方叹服阮咸卓识,复召其回朝。荀勖以新律创制二舞后,接着欲修正钟磬之声。恰逢荀勖离世,其事未成。公元293年,诏命其子荀籓修订钟磬乐律,用于郊庙祭祀。不久逢世乱,无人再记此事。

汉高祖刘邦从蜀汉出兵平定三秦时,阆中人范因率领賨人部族追随高祖,担任前锋。待平定关中后,封范因为阆中侯,并恢复賨人七大姓氏的特权。賨人习俗喜好舞蹈,高祖欣赏其勇猛锐气,多次观看其舞,后命乐师学习此舞。阆中境内有渝水,因賨人居于此地,故将此舞命名为《巴渝舞》。

舞曲包括《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歌曲》《安台本歌曲》《行辞本歌曲》,共西篇。其歌词过于古奥,无人能通晓其节奏音节。

魏朝初年,朝廷命军谋祭酒王粲改编其歌词。王粲询问巴渝统帅李管、种玉关于原曲含义,令其试唱聆听,以此考订校正曲调,遂改编为《矛渝新福歌曲》《弩渝新福歌曲》《安台新福歌曲》《行辞新福歌曲》西篇,其中《行辞》篇专为颂扬魏朝德政。

公元222年(黄初三年),又将《巴渝舞》更名为《昭武舞》。

至公元237年(景初元年),尚书省上奏,考究夏商周三代礼乐遗存,依据功德象征,创制《武始》《咸熙》《章斌》三舞,舞者皆手持羽龠。至晋代,复改《昭武舞》为《宣武舞》,改《羽龠舞》为《宣文舞》。

公元275年(咸宁元年),晋武帝下诏议定祖宗庙号,宗庙祭祀乐舞遂停用《宣武》《宣文》二舞,改而统一采用荀勖命郭夏、宋识等人所创制的《正德》《大豫》二舞。


    (http://wmfxsw.com/book/828908-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