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紧张的训练和对奥运的无限期盼中飞速流逝。日历翻到2014年2月,俄罗斯索契,黑海之滨的冬奥之城,终于迎来了它的主角们。
经历了长途飞行的羽生结弦和林晚星,几乎是前后脚抵达了索契。走出机舱,一股与多伦多或北京截然不同的、带着海洋气息的冷冽空气扑面而来。机场大厅早己被奥运元素装点得五彩缤纷,随处可见的五环标志和各国运动员的身影,瞬间点燃了他们心中的奥运之火。
乘坐组委会的大巴车,穿过索契依山傍海的街道,窗外的风景快速掠过:白雪皑皑的高加索山脉,湛蓝的黑海,以及沿途充满俄罗斯风情的建筑。一种混合着兴奋、紧张和神圣感的情绪在车厢里弥漫。终于,大巴车驶入了位于海岸线附近的索契奥运村。
奥运村!这个所有运动员心中的终极目标,此刻真实地展现在眼前。它像一个微缩的世界,不同肤色的运动员穿着各具特色的国家队服,说着不同的语言,带着相同的梦想在这里穿梭。安检严格而高效,在完成一系列手续后,他们拿到了属于自己的房卡和那枚象征身份与荣誉的奥运村证件。
林晚星被安排在中国代表团的住宿楼里。房间简洁而温馨,窗外能看到远处山峦的轮廓和近处其他代表团的建筑。放下行李,她迫不及待地推开阳台门,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海腥味的空气。索契,真的到了!西年,不,是十多年的汗水与梦想,终于要在这里接受最终的检验。她拿出手机,拍下窗外挂着五环标志的奥运村景色,发了一条只有简单几个字和定位的朋友圈:“索契,我来了!加油!”
羽生结弦则住在日本代表团的区域。他的房间布局与晚星的类似。他同样站在窗边,望着远处覆盖着积雪的山峰,眼神深邃而坚定。世锦赛的铜牌并未击垮他,反而像一剂强效的催化剂,让他更加渴望在索契证明自己。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在上面写下了“索契”、“金”几个字,笔迹遒劲有力。
奥运村的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巨大的主餐厅(Main Dining Hall)是各国运动员交流最频繁的地方。长长的餐台上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从俄罗斯红菜汤到意大利面,从寿司到烤牛排,应有尽有。晚星和队友们第一次走进这里时,被眼前的热闹景象和丰富的食物种类震撼了。她们端着餐盘,兴奋地挑选着食物。
就在晚星寻找座位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羽生结弦正和队友坐在一起用餐。他似乎也看到了她,目光越过人群,短暂地交汇。没有言语,没有挥手,只是一个极其短暂、不易察觉的点头。但晚星清晰地看到了他眼中那份熟悉的、属于战士的专注和决心。她也微微颔首回应,眼神里传递着无声的鼓励:“加油,Yuzu。”
训练馆是另一个重要的场所。不同项目的运动员都在这里进行最后的适应和调整。冰场更是花滑选手的圣地。当羽生和晚星分别踏上索契“冰山”滑冰馆的训练冰面时,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油然而生。这里的冰面、这里的灯光、这里的挡板……都将在几天后见证他们梦想的绽放。训练中,两人都心无旁骛,专注于每一个跳跃、每一次旋转、每一次步法衔接。汗水浸透了训练服,但眼神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偶尔在冰场边休息时,隔着人群,他们的目光会再次相遇。没有交谈,只有眼神中传递的千言万语——有对彼此状态的观察,有对即将到来的大战的凝重,更有一种只有他们自己才懂的、在漫长征程中互相支撑的默契与理解。晚星看到羽生在练习他的4T+3T连跳,高度和远度都无可挑剔,落冰稳健,她的心稍稍安定了一些。羽生则看到晚星在打磨她的联合旋转,姿态优美而充满力量。
奥运村的夜晚并不宁静,空气中似乎都漂浮着兴奋的因子。晚星躺在床上,翻看着手机里家人、教练和冰迷发来的祝福信息,回想着白天在餐厅和冰场与羽生那无声的交流。她知道,明天,盛大的开幕式将拉开冬奥的帷幕。属于他们的战场,己经近在咫尺。
索契,这座黑海明珠之城,终于等来了它的冰上追梦人。奥运村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们为梦想而战的脚步声。紧张、期待、荣耀、挑战……所有的一切,都将在几天后,在那片晶莹的冰面上,迎来最终的答案。他们来了,带着一身的汗水和满心的赤诚,只为在五环旗下,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http://wmfxsw.com/book/863000-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