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为了更好的交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章 为了更好的交流

 

多伦多的秋天,枫叶如火,训练馆外的世界色彩斑斓。但冰场上的林晚星和羽生结弦,此刻却对着一本摊开的儿童英语图画书,小脸皱成了一团。

“Apple... A-P-P-L-E...” 晚星指着书上的红苹果图片,努力模仿着教练布莱恩的发音,但舌尖总是不太听话,发出一个有点奇怪的音调。

“Ah-pu-ru?” 羽生歪着头,疑惑地重复了一遍,显然没听明白。

晚星沮丧地跺了跺冰鞋:“不对不对!是Apple!吃的那种!” 她急得用手比划着往嘴里塞的动作。

羽生看着她的样子,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他拿起自己的小本子,翻到画满图画的一页,指着一个简单的房子和一棵树:“House... Tree...” 他的发音清晰,但带着明显的日语口音。

“耗...斯?” 晚星努力模仿,结果听起来更像“耗子”。

“No, no,” 羽生摇头,耐心地放慢速度:“Hao-sss. Like... home.” (家) 他指了指更衣室的方向。

“耗——嘶?” 晚星憋足了气,小脸通红。

“Close!” 羽生鼓励地笑了,露出整齐的小白牙,“Ha-ou-sss.”

自从那次生日蛋糕的温暖之后,两个小家伙的友谊迅速升温。他们成了冰场形影不离的“小尾巴”,一起练习滑行,一起摔跤,一起分享零食。但很快,一个巨大的障碍横亘在两人之间——语言。

晚星的中文和刚起步的英语,羽生的日语和磕磕绊绊的英语,让他们想要分享更多有趣的事情、表达更复杂的想法时,常常急得抓耳挠腮,只能靠夸张的肢体语言和简单的单词硬凑。看到对方因为理解不了自己的意思而露出困惑的表情,心里总是有点小小的失落。

“Yuzu, why... why you do that?” 晚星指着羽生练习跳跃前总是先摸一下冰面的习惯,好奇地问。她用了好几个“why”,但不知道“习惯”怎么说。

羽生眨了眨眼,没完全明白,但他看懂了她的动作。他想了想,用手拍拍胸口,又指指冰面,然后做了个起跳的动作:“Feel... safe. Good.” (感觉…安全。好。) 意思表达得七零八落。

晚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Safe. Good.”

这种“鸡同鸭讲”的日常,虽然有时能制造出令人捧腹的笑料(比如晚星想夸羽生滑行好,说成“You fly like bird!”,羽生一脸茫然),但也让他们真切地感到了不便。尤其是当教练讲解复杂的动作要领,或者队友们聚在一起讲笑话时,语言不通的局促感就更明显了。

“We need... talk better.” (我们需要…更好地说话。) 一天训练结束后,羽生用有限的词汇,认真地对晚星说。他指了指自己和晚星,又指了指嘴巴。

晚星立刻明白了,用力点头:“Yes! Talk! More!” (是的!说话!更多!)

为了能更顺畅地聊天,为了能听懂教练的每一句话,为了不再当“小哑巴”和“小聋子”——这成了两个孩子最原始也最强大的学习动力。

于是,小小的语言学习联盟成立了。他们的“教材”五花八门:

1. 图画书与涂鸦本:*这是最常用的。指着书上的图片,互相教对方单词:“Cat!” “Neko (猫)!” “Dog!” “Inu (狗)!” 说不出来就画!羽生把“蝴蝶”(butterfly)画成了一只长着翅膀的毛毛虫,晚星把“图书馆”(library)画成了一堆歪歪扭扭的书叠在一起的小房子,常常引得两人哈哈大笑。

2. 日常物品贴标签:晚星从妈妈那里学了一招,用便签纸写上英文单词,贴在更衣室的柜子、水壶、背包上。羽生看到了,觉得很有趣,也找来笔,在晚星的标签旁边,用平假名写上对应的日语。于是,一个柜门上可能同时贴着“Locker”和“ロッカー (Rokkā)”。

3. “小老师”抽查:两人最喜欢玩这个游戏。训练间隙或休息时,羽生会突然指着冰面问:“What this?” 晚星必须回答:“Ice!” 或者晚星指着羽生擦汗的毛巾问:“これは何?” (Kore wa nan? / 这是什么?) 羽生要回答:“タオル (Taoru)!” 答对了就击掌庆祝,答错了就扮个鬼脸,然后对方再教一遍。

4. “偷师”教练和队友:他们竖起小耳朵,努力捕捉教练布莱恩和队友们(比如活泼的加比)说的每一个单词和句子片段,然后互相交流:“布莱恩教练说‘edge’的时候,是在说冰刀的那个地方!”“加比说‘awesome’,是‘超级棒’的意思!”

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啼笑皆非的时刻。晚星总是分不清“she”和“he”,指着男教练布莱恩说“She is coag”,惹得大家哄堂大笑。羽生则常常把“rice”(米饭)和“lice”(虱子)搞混,晚星惊恐地瞪大眼睛:“No! Not lice! Rice! Eat!” 然后赶紧比划吃饭的动作。

但他们的进步也是肉眼可见的。简单的日常对话不再是障碍:“Good m!” “Did you sleep well?” “Let's practice spins!” “Your jump is high!” 虽然语法可能乱七八糟,口音也各具特色,但他们能听懂彼此的意思了!这小小的成功,比在冰面上完成一个新动作更让他们雀跃。

更重要的是,这种共同学习、互相帮助的经历,让他们的友谊更加紧密。每一次成功的交流,每一次互相教会对方一个新词,都像在两人之间搭建起一座更坚固的小桥。冰场上的汗水与冰屑见证的,不仅是滑冰技术的进步,还有两颗想要靠近、想要理解对方的心,在语言学习的磕磕绊绊中,悄然成长。

当他们终于能结结巴巴地一起讨论某个跳跃技巧,或者分享一个简单的笑话而不用比划半天时,对视的目光里,充满了小小的成就感和对彼此更深的信赖。为了“更好的交流”——这个朴素的愿望,成了照亮他们多伦多训练时光的又一道温暖光束。


    (http://wmfxsw.com/book/863000-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