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浩、徐向前正在看望受伤的红军指战员时,西路军副总指挥王树声,与李卓然等一群红军高级将领,找到他们跟前,以为又出了啥紧急军情,就忙向王树声寻问了一句。
王树声将手中的火把,交到身边的警卫员手上,赶紧上前,向陈昌浩、徐向前行过军礼后,才急火火地回答道:“根据派出去的侦察员回来报告,敌人暂时还没有行动的迹象。不过,部队今夜就要分头行动,时间紧迫,您俩位要趁夜黑风急,马上脱离部队,向东转移,不能再拖延啦!”
说完,情不自禁,泪水夺眶而出,对纷涌而出的泪水,也不管不顾,任由它肆意流淌。
换了老百姓服装的陈昌浩、徐向前等人,“啪”的一个立正,郑重地向四周的红军将士们,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抹着眼泪转身离去。
李卓然、李先念、王树声、程世才、张荣、孙玉清、熊厚发、邱正基等红军将士们,也都不约而同,“唰”地举起了右手,目送着几个渐行渐远的人影,行起了军礼,与此同时,众人早已泪眼朦胧,甚至人群中,还隐隐约约,响起了悲凉沉重、催人泪下的哭声。
离开部队的陈昌浩和徐向前等人,走了没几天,为了减小目标,便于隐蔽,就开始分头行动。
13个月后,徐向前历经千辛万苦,长途跋涉,回到了延安。
陈昌浩在东返途中胃病发作,难以成行,巧遇一位好心的湖北老乡,照料护送,辗转赶赴兰州、西安,均未找见党组织,只好绕道湖北武汉,才找到了党组织,于1937年8月重返延安。
话说石窝山的气候,犹如娃娃的脸,说变就变了——
随着呼啸的刺骨寒风,鹅毛大雪,纷纷扬扬,飘将起来。
没过多久,山顶已经变成了一片茫茫白色,一堆堆马粪燃起的篝火,已被“唦啦啦”飞落的雪花扑灭,断断续续地冒着一股股青烟。
李卓然、李先念、王树声、程世才、孙玉清、熊厚发、张荣等30多位红军高级将领,正顶风冒雪坐在石头上,紧急举行军事会议。
邱正基等30多名警卫人员,昂首挺胸,笔直站立在各自跟随的红军首长身后,全神贯注地担任警卫工作。
一位面容黑瘦,脸盘宽大,身材强壮,精明能干的年轻红军将领,用手拍着衣服上的落雪,瞅着李先念说道:“李总指挥,陈总政委和徐总指挥离开部队前,已给我们安排好了行动方案,现在还开会讨论这个问题,有这个必要吗?”
向李先念提出疑问的这个年轻红军将领,就是红5军参谋长毕占云。
另一位身材瘦小,长发护耳,头带五角红星灰布单军帽,两眼深陷,颧骨高突的红军干部,紧裹着灰布棉军大衣,仰脸看了一下纷纷撒落的大雪,提议道:“我们应该迅速按原定方案行动,不能老呆在这荒山雪岭上瞎磨时间!”
这位发着牢骚的小个子长发红军将领,正是西路军总参谋长李特。
还有一位身材矮胖,满脸络腮胡的红军干部,双手紧握在一起,使劲搓捏着,左顾右盼道:“我同意李总参谋长的提议,部队应马上转移,这样干耗下去,不说马匪来打我们,就这冰天雪地的干石窝子,都会灭了我们!”
赞同李特提议的红军干部,乃是红9军政治部主任曾日三。
这时,另有一些红军将领,交头接耳,连连点头赞同。
李先念霍地站起身来,在雪地上使劲跺着脚,激动地说道:“同志们,请稍安勿躁,听听我的想法,好吗?!”
众红军高级将领,不约而同,仰脸瞅着情绪激动的李先念。
(http://wmfxsw.com/book/47565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