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青瓷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8章 青瓷裂

 

梅子黄时的雨总带着前朝遗韵,古刹飞檐坠下的水帘将时空洇成泛黄熟宣。苏晚蹲在褪色的槛窗下调配颜料,瓦当滴水在青砖上凿出的凹痕里,漂着几粒昨夜被雨打落的银杏果。

风过时,楣枋垂落的幡影在她月白工作衫上逡巡。赭石与藤黄在玛瑙钵里晕开深浅,调色刀剐蹭陶盅底的声响,与十七岁那年在老城区琉璃厂刮削瓷胎的声音如出一辙。她腕间的银铃铛忽然震颤,惊散春凳旁啄食的灰雀。

"施主当心朱砂。"

沙弥捧铜盆经过,绛红珊瑚念珠荡出清越声响。苏晚抬头望见斗拱间漏下的雨丝,恍惚又见教室窗外那棵歪脖槐,絮状白花纷纷扬扬落进墨汁半涸的砚台。

佛殿深处忽然传来榫卯咬合的吱呀声。修复灯在斑驳壁画上切出菱形光区,苏晚踮脚擦拭菩萨眉间积尘时,忽听得身后青砖响起某种熟悉的节奏——皮鞋踏过水洼的轻重间隔,与高三那年晚自习教室外的脚步声惊人相似。那种总在数学课最后五分钟响起的脚步声,将她的目光钉死在教室后窗,看深蓝校服衣角被斜阳拉长又缩短。

"墙皮霉斑比三日前又晕开半寸。"

声音擦着耳际落下,惊得她手肘撞翻青釉盏。瓷片碎裂时应和着檐角铁马,孔雀石与朱砂在经幡暗影里泼出星斗,那人俯身时,沉香手串磕在《金刚经》碑拓上的声响,与记忆中钢笔敲击课桌的节奏微妙重合。

苏晚盯着满地狼藉,视线却黏在那人翻折的衬衫袖口。冷白腕骨上蜿蜒的淡青血管,与十年前握竹刀裁楮皮纸的那只手严丝合缝。功德箱又传来硬币坠落的清响,混着香灰簌簌的动静,像谁在轻叩岁月的锁头。

"江逾白?"

这个名字在喉间转了三载春秋,此刻裹着潮气坠地,竟惊起梁间燕子。那人拾颜料碟的手指微顿,修复灯将他的影子投在文殊菩萨半垂的眼睫上,恍若神佛垂怜人间错位的重逢。

"苏晚。"他起身时带起一阵松烟墨香,腕间沉香珠随动作滑进袖口,"东配殿的鎏金鸱吻需要做脱盐处理。"声音像梅雨泡发的旧宣纸,每道褶皱里都藏着经年的潮意。

这寻常口吻仿佛他们昨日才在教室后排讨论完《园冶注疏》。苏晚攥紧手中团花帕子,帕角绣着的蓝莲花被汗浸得发蔫——那是高考前夜他留在她课桌抽屉的,裹着半块摔碎的汝窑瓷片。此刻那瓷片正在她工作室保险柜里,裹满经年的水锈。

雨势忽急,穿堂风掀动防尘纱幔,露出檐下残缺的仙人走兽。江逾白展开的图纸铺满半面经案,瘦金体批注在修复灯下泛着冷光。苏晚看着他食指划过墙垣裂缝走向,惊觉无名指上银戒刻着的双鱼纹,与修缮合同抬头的太极暗纹严丝合缝。

"看这处空鼓。"铅笔尖突然轻敲麻纸背衬,斑驳咬痕惊破二十年旧忆。高二那年冬夜,他裹着霜雪翻进铁艺校门,正是用这支笔在《营造法式》扉页写下批注,塞进她落了锁的课桌。

放大镜下的墙皮皲裂突然化作旧瓷开片。十五岁的苏晚蹲在修复室角落,用驼毛刷清理瓷片上的钙化物。少年轻推开门时挟进细雪,趁她揉眼的空当,在黎明天光里将杏仁茶晾至温热。那年梅瓶碎片上流转的月光,此刻正漫过他指节上的松墨痕迹。

雨打蕉叶声挤进斗拱间隙。江逾白将测绘图对光展开,半透的硫酸纸上浮现成片鎏金莲花:"唐代彩绘层透出的宝相花纹,需要逐层剥离明代覆盖层。"修长食指划过图纸上连环藻井,恍若当年他们共描《八十七神仙卷》时朱砂笔的游走。

暮色染透贴金藻井时,苏晚在门槛处绊到团温热。幼猫呜咽声从韦陀像后传来,她摸出襟上别针固定那截渗血的橘色尾巴时,身后忽然飘来鳕鱼干的咸香。这气息与化学实验室里的福尔马林味在记忆中重叠——高三上学期他们接生过难产的野猫幼崽,那时他校服衣襟也沾着鱼干屑。

"擦伤处有锈铁渍。"江逾白单膝跪地的姿态与当年救白喉林莺时如出一辙。苏晚盯着他解下亚麻领巾裹住猫崽,惊觉他左肩仍保持着背画筒时的微倾。暗红胎记在立领衬衫下若隐若现,宛若古籍藏书章漫漶的朱砂印泥。

血珠从江逾白虎口渗出,坠在沉香木珠的刹那,苏晚己经旋开碘伏瓶盖。这个条件反射的动作惊破二十年光阴——高考前夜替他处理碎瓷划伤时,解剖教室里的骷髅标本正冷冷俯瞰他们的影子。

献供灯的烛焰突然爆出灯花。苏晚的急救包跌出半枚蓝釉瓷片,断面处他刻的"晚"字己磨得发亮。瓷片倒影里的双鱼银戒突然游动起来,咬住某个青涩的黄昏——那天他把钢笔拆解重装七次,只为偷看前排少女低头抄经时颤动的睫毛。

夜色漫过《妙法莲华经》碑刻时,雨丝在石砧上敲出梵呗的韵脚。苏晚在香案发现把竹骨伞,伞柄褪色的平安结缺了半缕丝线,与她锁在樟木箱里的那枚恰成残镜。收伞时飘落的银桂香恍若旧时书信的尾款,总在他代笔的物理作业末尾洇成墨梅。

工程车引擎轰鸣声撕破雨幕。放生池涟漪吞没江逾白抽剩的半支烟,手机屏幕在垂柳暗影里明灭——照片中少女站在全国文物修复大赛颁奖台上,捧着的正是他当年往她抽屉塞的汝窑瓷片。那时候她马尾辫上的玉蝉发卡,此刻正斜簪在旗袍襟前,被湿气浸润得泛青。

锦鲤摆尾时溅起的水珠落进经幢刻痕,江逾白掐灭烟头凝视水波。未开封的止疼药在西装内袋窸窣作响,腕间结痂的抓痕泛着同当年一模一样的殷红。他始终记得那个蹲在修复室角落的姑娘,如何用稚嫩手法将碎瓷拼成残月——就像修补他深藏柜中的宋钧窑天青釉盏,裂纹里渗着三代人淬炼的琉璃泪。


    (http://wmfxsw.com/book/643375-9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