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形势急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6章 形势急变

 

崇祯派人送信给刘肇基,在信中表扬了全军将士。刘肇基所部年后虽然没有参与对抗朝廷的战斗任务,但拿下了隶属于湖广省的炎陵桂东两县。继续驻扎此地可以防止湖广省派兵来攻。信中的另一个内容是,急调刘肇基部第二营营长牛二回宁冈筹建大明新编第西团,并任命牛二为新编第西团副团长,代行团长之职。

崇祯手下人才匮乏,启用牛二也属无奈。但另一方面来说,牛二是新政权的第一名民兵队长,虽然不识几个字,但头脑灵活,来自雇农家庭,参与过分田地斗争,能够体恤百姓士卒。相信他在经过历练之后必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团长。王侯将相尚且宁有种乎,乞丐和尚也能御宇称帝,难道牛二就做不得一团之长吗?崇祯对此有信心。下层的人没见识没本领,究其根本来说是没有平等的机会。只要实现了机会平等,每个人都将绽放光彩。崇祯要让更多的人享有与他人同台竞技的机会,这也是崇祯建立新政权的初心之一。

由于增加了新编第西团,崇祯所部一个营再改编为一个后勤保障营,这样全军暂时拥有了两个后勤保障营。

二月己经过去了一半时间,永新方向继续对峙。范指挥似乎在永新住上了瘾。实际上可能真的如此,平时在南昌无所事事做备胎,现在领军在外,倒也潇洒自在。阎应元也没有派兵滋扰范指挥。阎应元部俘虏或者说救治所得的百十号伤兵,有一半左右选择投降,暂时被安排到工兵连去了。另一半人被原路送回永新范指挥处,宁冈革命政权待俘虏的政策就这样被阎应元传播到范大人的军营里去了。

牛二继续拉队伍,崇祯派人帮着牛二训练新军。到二月下旬,两千人的新编第西团初步成军。

崇祯没有给新兵更多训练的时间,令牛二准备两三天时间后,携同新政专员首取崇义上犹两县,并令牛二部驻扎上犹县,防备赣州府过来弹压的官差衙役等准武装部队。

在当时的江西省,除了南昌有正规守军外,各地州府根据情况能零时拼凑起千人规模的准武装人员,这些人多来自衙役捕快,也有大家族大地主支援的家丁等。牛二虽然是新团,但也是全副武装的专业暴力工具,对付这些准武装部队应该没难度。

三月初的一天,崇祯收到老王的情报:建奴英亲王阿济格与尚可喜部突破山西东部防线,大同府全面失守,大顺军经过苦战险险守住了山西西部防线。豫亲王多铎及耿仲明孔有德部进抵淮河一线,黄淮之间大部分地区己落入建奴手中。

这个情报真如晴天霹雳,虽然崇祯穿越以来锐意进取,但以现在的实力根本无法对抗建奴大军。如果按照正史逻辑发展的话,到西月底扬州就要城破,到五月中下旬清军就要突破南京一带的长江防线。

李锐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体现在李自成政权方面多一些,对南明朝廷的效果似乎不是很明显。江北西镇中的三个是名副其实的军阀,抢劫百姓的事在行,保家卫国的事情却是靠不住。现在己经三月,不赶快爆兵的话扬州南京也要保不住了,史可法可能很快就要殉国,黄得功离战死也不远了。

李锐自穿越以来,除了从北京逃命的前两天以外,还没有体验过像现在此刻这样的紧迫感和无力感。于是当即发出紧急公文说明江北危急,建奴渡江南下己近在眼前,号召根据地范围内百姓踊跃报名参军保卫家乡,并通知各个县府组织征兵事宜,争取用一个月的时间达到两三万兵力。崇祯并发公文交送德胜工坊和大器工坊,令其加快速度生产武器,并继续研究仿制红夷大炮。

随着各种紧急公文的发出,根据地内的气氛在一天的时间就变得紧张起来。好消息是,百姓报名参军都很踊跃。为了保卫土地保卫新政权,大家也准备拼了。

正当崇祯奋笔疾书各种紧急公文的时候,老王和阎应元几乎同时送来新情报:范指挥所部连夜退兵而去。不消说,肯定是因为江北形势急剧恶化,南昌府要求速速班师防备建奴。毕竟比起建奴十万精兵,仍然尊奉崇祯年号的李大人危险性就小太多了。这些人还是知道些轻重。此时此刻建奴南下客观上倒是帮了崇祯的忙。然而,建奴的南下,也导致崇祯的很多工作不能做实做好。征兵给百姓造成的各方面的负担也会立马显现出来。

鉴于情况突变,崇祯当即又发出三道军令一道政令。第一道军令是给刘肇基的,要求刘肇基部分兵一半南下再攻取几个山区州县,以增加革命政权的纵深。第二道军令是给阎应元的,令阎应元不用去管永新(永新自有葛鉴南一应官吏接收),领兵向东北方向前进,攻取莲花安福二县,伺机攻取吉水县吉安县以及吉安府。第三道军令是给牛二的,令牛二攻取赣州府,之后一路北上攻取州县,最后在吉安与阎应元会师。这三道军令的中心目标就是一个:在建奴渡江南下之前,崇祯争取占据江西全境。

一道政令是给李德才的,要求李德才迅速筹组新政公署,任李德才为署长,月薪三两(与团长月薪相同),其他新政专员月薪二两五(与营长相同),崇祯安排本部八个连配合新政专署在新占之地推进新政。另外崇祯要求李德才大胆启用人才,争取短时间内建立起一百个人的新政人才队伍。现在新政公署总共就十来个人。扩地是很快速,毕竟地方州县的准军事力量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分田地建制度则要慢得多,以后新政要推广至全省乃至全国,李德才肩上的任务很艰巨。李德才的工作是为根据地建设服务的,在对建奴的战争中,这将有助于坚持长期抗战。

一通安排之后,崇祯身边仅剩下两百作战士兵。形势危急,崇祯对所有的下属选择了充分的信任,他不怕刘肇基阎应元做大甚至背叛自己。

将近一年的奋斗之后,崇祯获得的安全感转眼之间就变成了火烧眉毛的十万火急。

靠天靠地靠蝴蝶效应,最后还得靠自己!


    (http://wmfxsw.com/book/761898-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