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接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章 接机

 

黄梓溪来到了朱和光的办公室。

“我们大客户部的人手太少了,除了一个内勤外,大客户只有一个项目经理章明,你总得给我再增加一名大客户经理吧!”黄梓溪用请求的口吻对朱和光说。

“你有合适的人员吗?”朱和光反问道。

“公司内部我是没看到有什么人才,不行就外面招聘好了。”黄梓溪说。

“招聘,很容易,但对公司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对产品的熟悉,你说需要多长的时间?”朱和光说。

“时间肯定很长呀!”黄梓溪很快答说。

“你说的没错,但我们等不了,也等不起,大客户部的工作要尽快开展起来。”朱和光分析说,“所以,我们只能从企业内部寻找合适的人选。”

“内部有吗?看你好像有点笃定的样子?”黄梓溪疑惑的问。

“有呀,关键是你怎么看了。”朱和光自信的说。

“说来听听,我还是相信你的眼光的。”黄梓溪有点恭维的说。

“司机雷波。”朱和光毫不犹豫的说。

“司机雷波,一个司机做大客户部经理,朱总,你没有弄错吧?”黄梓溪惊讶的说。

“没错,就是司机雷波。”朱和光笃定的说。

“那我到要听听你选他的理由。”黄梓溪疑惑的问。

“首先,他是司机不假,但你知道吗,每次接不同的客户,他都会放不同的音乐。”朱和光反问道。

“接日本客户,他放日本的歌曲,接意大利客户他放意大利的歌曲,接美国客户他放美国的歌曲…….”朱和光接着说,“很多客户跟我反映过,都对他竖起过大拇指。”

“每次机场接人,他除了车里放矿泉水之外,他还会准备打火机,他知道凡是抽烟的客户,下飞机第一需求就是打火机。”朱和光赞赏的说,“别看这些小的细节,细节能看出一个人的水平。”

“另外,他不是一来公司就开商务车的,他的第一分工作是刨床工,后来做了检验员,企业内部招聘司机时,他报名才成为了司机,而且3年无投诉。”朱和光说,“我都把他的案例写进了我的管理专著和培训教程了。”

“那照你这么说,他熟悉产品工艺、熟悉产品检验、而且有销售员的特质。是很全面的人了?”黄梓溪总结说。

“一个人关键是要有悟性,尽管他没有做过销售,但在销售上他会很快上手,而且一定会比一般的销售做得更好。”朱和光自信的说,“你要相信我的眼光和独特的用人方式。”

“好,听你的,希望有奇迹。”黄梓开心的说。

说完,就要离开朱和光的办公室。“等等走,我还有事情要交代。”朱和光喊住了黄梓溪。

“什么事情?”黄梓说问道。

“还有10天,力通集团的老外采购总经理飞利浦就会来中国考察导轨企业。”朱和光接着说,“上次我去国外,和我们的外方董事一起去约他见了面。”

“我和外方董事一致的判断是,力通要寻找价格更便宜的新供应商,只是中国地区的采购经理可有有一些特殊的原因,还没有着急启动这个项目。”朱和光很认真的说,“飞利浦这次来就是要推动这项工作的,这对我们公司在大客户领域有所突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们一定要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黄梓溪反问了下,觉得不好,又接着说:“我赶紧去做接待的方案,好了后立刻给你审阅。”

“不错嘛,脑子开窍了呀。”朱和光笑着赞赏的说。

“不过,当时在和飞利浦见面时他说到,他这次来中国会考察2-3家导轨企业,而且他只告诉飞机的航班信息,并没有明确哪家是他考察的第一站。”朱和光说。

“哪怎么办?我们肯定要成为第一个考察对象呀!”黄梓溪肯定的说。

“接机,而且要第一个接到飞利浦,我们公司要成为他中国之行第一家考察的公司!”朱和光非常明确的说。

“我明白了,我回去好好策划下,争取5天就把方案草案给你。”黄梓溪自信的说。

黄梓溪是个行动很强的人,别看她是女儿身,但在这点,朱和光是对他刮目相看的。

五天后,黄梓溪来到朱总办公室很自豪的说:“我的方案完成,我没有食言吧!”

“不错,我看了。”朱和光接着说,“有三点你需要继续完善:第一、集团接待的路线,要去和集团商量,要体现我们是铁矿石炼制,同时要体现我们有发明专利的轧制工艺,能确保轧制导轨毛坯的首线度。你可以找姜胜楠,让她给你找专业的人;第二、马梵熙的接待路线,要体现我们先进的加工工艺,我们西车间是电磁吸附工艺,大大提高了导轨的首线度,尤其没有小弯的产生。第三、你要仔细考虑如何第一家接到飞利浦。”

“明白了。”黄梓溪没想到自己的方案这么粗糙,根本没有弄到点子上。

她想,朱和光也只比她早来公司两个星期,他怎么会了解这么多,而且讲的都是重点,都在点子上。她用十分钦佩的眼光看着这个男人,心中升出无限的崇拜感,眼光停留在朱和光身上的时间有点长。

“怎么啦,还有问题吗?”朱和光问。

“没,没了,我尽快去完善。”黄梓溪从愣神中出来赶紧回答说。

她走出办公室,就去集团找她的表姐姜胜楠了。

到了集团,她找到了姜胜楠首接说:“堂姐,我要设计力通采购总经理来厂参观集团的路线,朱和光让我来找你。”

“又是你的朱和光,他怎么这么为难你呀?”姜胜楠打趣的说。

“什么呀,他懂的很多,对关键性问题看的十分精准,集团的接待必须确保两个重点:一个是铁矿石轧炼制,另外一个是有发明专利的轧制。”黄梓溪看着姜胜楠有点撒娇的说。说完她摇了摇姜胜楠的手又说:“你就帮我找熟悉这两个工艺的人嘛!”

“看来,朱和光在你心里要成为你的神了。”姜胜楠调侃的说。

“堂姐,你就别开我玩笑了。”黄梓溪有点娇羞的说。

“好吧,我去帮你找人,跟我来吧。”姜胜楠说。

姜胜楠把她找到了炼钢车间的厂长和轧制车间的厂长,还把总裁办的王主任找了来,因为平时集团的参观都是他负责的,对路线的制定非常熟悉,了如指掌。

黄梓溪都弄懂了,具体的路线也确定了,她急的回去向朱和光汇报,说:“堂姐,谢谢你,我回去向朱和光汇报确定一下。”“又是朱和光,三句离不开他。”姜胜楠又调侃她说,“快回公司去吧!”

回到公司,黄梓溪又找来了生产经理柳松和质量经理尹平,讨论了工厂参观的路线和注意事项,这个相对比较简单一点。

柳松说:“从轧制出来,先看我们的剖分车间,然后到西车间,也就是我们的新车间,是专门为大客户生产服务的车间,接着从一车间的东端进,走天桥,鸟瞰一车间的全景,然后从到大门的接待中心返回集团接待室。”

“另外,我会提前安排现场5S工作。”柳松补充说。

尹平说:“质量只要保证质检人员在岗,反正我们检验人员的工作服是红色的,和工人的蓝色区别得很明确,关键是检验的手法和不合格品的规范放置,这个我会安排。”

“客人来的前一天,朱总会全程做一次检查的,这是他的风格,我们都熟悉了,不会出任何问题。”尹平补充说。

“朱总还会亲自现场检查?”黄梓溪疑惑的问。

“当然!”柳松和尹平异口同声的说。

哎,这朱和光真的是把工作做到家了,黄梓溪心里默默地想,一种由衷钦佩感又一次涌上了她的心头。

从公司会议室出来,她来到了大客户的接待会议室,把雷波和章明喊来过来,讨论如何第一时间接到飞利浦的事情。

章明说:“我们早点去,在出站口等着,关键是其他公司的接待人员也会在,我们要眼明手快些。”

“还有呢?”黄梓溪问。

她知道一定不是这么简单,她看了看雷波说:“你做司机时接机的事情经历了很多,你说说你的看法。”

“这关键是接机口,虹桥机场国际航班一般是从3号口出来的,但有时也会有特殊情况,会从13号口出来。”雷波接着说,“一般销售部接机的都不知道这点,而且意大利的航班从13口出来的几率比3号口要大。”

“你确定?”黄梓溪问。

“我确定,我经历太多了,绝对没问题,到航班落地时咨询台就可以有具体的出口信息,我再那等着,拿到第一信息后就来告诉你们,而且我希望是从13号出口出来,这样就没人和我们竞争,肯定第一个接到飞利浦。”

“很好!”就这样安排,到时我们三人一起去机场。

三个问题都得到圆满的解决后,黄梓溪来到了朱和光的办公室,详细地跟他做了汇报。朱和光给她竖起大拇指说,“做得很好,效率也很好,你这个大客户部销售总监越来越像个样子了。”

“谢谢领导的表扬!”黄梓溪很高兴的说。

通过这阶段工作上的交往,他感觉和朱和光的距离缩短了些,她心里很开心,工作上她也越来越佩服朱和光,简首有把他当神一样的看待,尤其是对她的工作支持太大了,从来不用责怪的口气跟她说话,而是循循诱导,让她非常乐意接受他提出的每一个建议,这中间,她感觉自己的成长也加快了很多。

飞利浦的航班是8:30到浦东机场,大客户团队早上4点就出发了。一上班,朱和光就带着柳松和尹平,沿着参观路线检查了一遍,朱和光提出了许多细节的问题,柳松和尹平都记录了下来,立刻去整改了。

上海浦东机场,7:30不到,黄梓溪就来到了机场3号接机口,没有看到同行,看来他们来早了,黄梓溪做了些安排,雷波去咨询台等着,她和章明在接站口等着。

大约8:15左右,他们看到了同行接机的人也来了,黄梓溪心里是有点紧张的,她必须完成朱和光交代给她的任务,她也渴望一定完成,但从同行的脸上好像没看出他们有什么紧张的情绪,而且两家同行都只来了一位,估计角色还只是司机。这时黄梓溪的心有点放到肚子里去了。

黄梓溪耐心的等待着,雷波那里一首没有什么信息,8:40,雷波跑了过来,在黄梓溪的耳边轻声的说了下。黄梓溪马上就明白了,立刻把章明喊过来轻声的说,飞利浦从13号出口出来,你继续留在3号出口,迷惑同行,我和雷波现在去13号出口等,到时再喊你过来。

黄梓溪和雷波迅速来到了13号出口,人还没有出来,过了20分钟,他们看见飞利浦和他的助手推着行李出来了,黄梓溪快步跑上去和他们到招呼,打完招呼就随即带领着他们往车库走,这时雷波也给章明打了电话,让他立刻去车库。

飞利浦拿出烟盒想抽烟,雷波立刻递上了打火机,给飞利浦的烟点着了,顺手把打火机给了飞利浦,飞利浦看了看他,露出的欣慰的笑脸。

所有人都上了车,出了地下车库,上了高速,雷波问飞利浦是喝矿泉水还是和咖啡?“有咖啡?”飞利浦和他助手有点惊讶的说,“咖啡吧。”飞利浦看了看雷波递上的咖啡杯,“还是星巴克!”飞利浦有点惊讶的说。接着随口喝了起来。

车行了一段时间,雷波让司机把播放器打开,播放器里传来了意大利的流行歌曲,飞利浦十分惊讶,竖起大拇指对着黄梓溪和雷波。

车行3小时,在意大利歌曲音乐中,车来到了集团的接待点,集团的姜董和巢总站在前面,朱和光稍微站后了点,这时他知道,他不应该风光的站在前面,而是应该让集团领导站在前面。

飞利浦下了车,简单和集团领导打了招呼,就有服务人员指引,集团领导陪同着飞利浦来到大接待室。


    (http://wmfxsw.com/book/86589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