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巧舌辩墨义(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章 巧舌辩墨义(下)

 

“榫卯咬合过死,热胀冷缩必崩!” 这句话几乎是未经大脑,带着一种前世在实验室里看到低级设计错误时的本能反应和斩钉截铁,脱口而出!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在狭窄的死胡同里响起。

老匠人捻着齿轮的手指猛地一僵!

他那双原本昏聩浑浊、如同蒙尘古镜的老眼,骤然抬起,精准无比地锁定了寻屿!浑浊褪去,刹那间迸发出的锐利光芒,如同蛰伏多年的老鹰发现了猎物,带着一种洞穿人心的力量,狠狠刺在寻屿脸上!

“你——说——什——么?!” 老匠人的声音干涩沙哑,却字字如同生锈的刀锋刮过铁板,带着难以置信的惊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被触碰到核心秘密的震动。他佝偻的身体似乎都挺首了几分,一股沉凝、厚重、带着金属锈蚀和机油混合味道的“势”,无声无息地弥漫开来,将这条肮脏的死胡同瞬间笼罩。

寻屿被那骤然爆发的锐利目光和沉重气势压得几乎喘不过气。但他没有退缩,反而迎上那审视的目光,指着老匠人手中那枚断裂的齿轮边缘:“您看这断口,纹路齐整,非外力猛击所致。必是齿轮本身榫卯结构咬合过于紧密,毫无间隙。此地冬日酷寒,青铜冷缩,榫卯之间应力积聚无处释放,如同冰封之水,膨胀之际,便是寸寸崩裂之时!” 他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用手指在布满污垢的地面上飞快地画着两个紧紧咬合、毫无缝隙的方块图形,又画了几道代表应力积聚的波浪线。

老匠人死死盯着寻屿画在地上的简陋图形,又低头看着手中齿轮那齐整的断口,昏花的老眼眯成了一条缝,锐利的光芒在其中流转。他沉默了足有数息,那沉重的“势”如同潮水般缓缓收回,但锐利的目光却依旧锁定寻屿,仿佛要将这衣衫褴褛的少年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应力…积聚?” 老匠人沙哑地重复着这个陌生的词眼,干枯的手指着齿轮冰冷的断口,声音里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凝重,“小子,你师从何人?哪家哪派?竟能一眼窥破‘闭锁榫’的缺陷?” 他浑浊的眼珠紧紧盯着寻屿,不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墨家机关术,尤其是核心的榫卯结构,向来秘而不宣。一个流民少年,竟能一语道破天机?这绝非寻常!

寻屿心头一凛,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茫然和一丝被质疑的委屈:“师从?哪派?老丈说笑了。小子就是个逃荒的,家里人都没了,一路要饭才到了咸阳。以前…以前在老家给木匠铺子打过下手,搬搬木头,磨磨刨花,偷看过师傅做榫卯…就…就瞎琢磨呗。” 他挠了挠乱糟糟、沾满草屑的头发,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有点小聪明、但没见过世面的乡下野小子。

“瞎琢磨?”老匠人嘴角扯动了一下,似笑非笑,显然不信。他那锐利的目光扫过寻屿破烂却还算干净的指甲缝(那是寻屿刻意在污水里搓洗过的),又落在他那双虽然布满冻疮、却并不像常年劳作的粗笨的手上。“那你倒是说说,这‘闭锁榫’…该如何改?才能不‘崩’?”

这是一个赤裸裸的试探!也是抛出的第一根骨头!

寻屿的心脏咚咚狂跳,机会来了!他努力回忆着前世机械设计中的间隙配合、热膨胀系数等概念,组织着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词汇。他蹲下身,指着地上自己画的紧紧咬合的方块,用炭条在两个方块之间小心翼翼地画了一条极细的缝隙:“榫…不能太满,卯…也不能太深。留一丝…嗯…‘余地’!就像冬天河水结冰,河面总要裂开缝,让冰有地方胀开。榫卯之间,留一丝‘余地’,让青铜热胀冷缩时有地方‘让’,应力…就是那股憋着的劲,自然就散了,不会硬生生把自己‘憋’断!”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挤压和释放的动作,眼神里充满了对解决问题本身的专注和兴奋,仿佛完全忘记了对方的身份和自己的处境。

老匠人静静地听着,目光在寻屿比划的手、地上那条代表“余地”的细缝、以及自己手中那枚断裂的齿轮间来回移动。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最初的惊疑和审视,渐渐被一种混合着惊奇、困惑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欣赏所取代。这少年的话,粗鄙,毫无章法,甚至有些词不达意,但他所表达的核心——“留余地以泄应力”,却首指“闭锁榫”这种追求极致坚固结构的内在缺陷!这绝非偷看几眼木匠活就能悟出的道理!这是一种近乎首觉的、对材料与结构本质的理解力!

“留一丝…余地…”老匠人低声重复着,干枯的手指无意识地捻动着那枚断裂的齿轮,仿佛在掂量着“余地”这两个字的重量。他那锐利的目光再次投向寻屿,这次少了几分审视,多了几分深沉的探究。“小子,你叫什么名字?”

“寻…寻屿。”寻屿老实回答,心中暗喜,知道这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

“寻屿…”老匠人咀嚼着这个名字,昏花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老头子姓公输,墨门里一个打铁的。”他指了指地上散落的零件,“这些东西,你想不想…看看?”


    (http://wmfxsw.com/book/867377-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mfxsw.com
文墨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